【党课讲稿】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现实困境及激励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路,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干部队伍。”敢于担当作为,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旨在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语境,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行动指南,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树方向、明路线、定方针、立规则。2019年9月,中组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有关具体措施的通知》,对党员干部具体担当作为之要求与责任做了具体的细化规定。2021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贯彻了党的十八以来党组织工作的宝贵经验,为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的担当作为提供了基本的遵循与指引。一、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价值遵循(一)政治价值遵循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是党政治建设的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政治要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政治价值遵循的核心在于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旗帜鲜明、政治牢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党员干部只有秉持过硬的政治信念才能牢铸理想之基、构造梦想之图。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实现在于党员干部的知行合一。而“知”的探索与汲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依据,以本土化与国情为依托,以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价值规律为导向,并且对西方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输出作以批判的审视。而“行”作为党员干部的政治实践,要以政治担当挂帅。党员干部在政治实践中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对党忠诚、牢记使命,想人民所想、急百姓所急。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政治实践先进性的要求与理想纯洁性的体现。而政治的先进性与理想的纯洁性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深化、在实践中内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精神与时代内涵,要秉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正确的权力导向,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在政治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独有的政治优势,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是以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解放与共同富裕为核心旨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担当,而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即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与群众观的时代践行。(二)传统文化价值遵循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职责所系与使命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政治保障与组织保障。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政治文明史中蕴含着深刻与丰富的治吏文化。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治吏思想在当代的阐释与发展。“鉴于往事,资于治道”[2]。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3]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是传统治吏思想在当代的延伸与表现,其表明了党对国家制度历史发展以及政治思想演进规律的遵循。我国传统士大夫精神以及儒家传统中的“民贵君轻”思想都意旨于为生民立命,古代官员的选拔机制以及考核标准的核心之一即在于德性,十分重视官员的修身立德。儒家所倡导的“大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小康”内涵一致,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政治理念融合的表征。(三)时代价值遵循伴随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日益复杂化、多元化,面临着多重挑战。在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中,取得抗击新冠肺炎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稳定向好,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恢复。冬奥会的成功举办、领先于全球的防疫经验都充分证明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与外部世界局势的复杂与多变交相辉映。在“东升西降”的历史时刻中,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定政治站位、总结历史经验、善于反思并运用先进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