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予以进一步的阐述,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对于全党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人类现代文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全体人民共同意志。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和重要特征。巨大的人口规模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优势与机遇,也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规模使我国有条件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并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发展条件。另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规模同样给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大,要求我们加快创新发展。二是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更多需求。三是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会出现更多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全体人民共同意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谋划和部署,引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断迈出坚实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着力解决好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难题,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鲜明指向,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是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光荣使命,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带来的贫富悬殊、平均主义或福利主义。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的变化,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既实现高质量发展又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现代化需要实现物质层面现代化和精神层面现代化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物质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前提,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区别于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此,需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