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提纲】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在谋划未来的目标任务和行动纲领时,深刻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一是党已经走过创造辉煌的一百年,正团结带领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二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任务。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了乘势而上、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被迟滞甚至打断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阶段。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经走过第一个10年,必须继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要求。五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报告在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作出宏观展望,重点部署了今后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报告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在经济建设方面,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报告从5个方面作出部署: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有许多新要求新举措。比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等等。在政治建设方面,报告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报告从4个方面作出部署: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报告提出一些重大思想和重大举措。比如,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等等。在文化建设方面,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报告从5个方面作出部署: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