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强化”为抓手绘就综治维稳新画卷——XX县综治维稳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4年,XX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综治维稳工作作为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聚焦矛盾化解、重点管控、治安防控、机制建设四大关键领域,以“四个强化”为有力抓手,纵深推进综治维稳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年实现“三个未发生”(未发生重点人群肇事肇祸案事件、未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未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综治维稳工作综合考评位居全市第一方阵,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一、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矛盾纠纷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XX县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确保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一)健全排查机制,织密“全域覆盖网”深入推深做实“1+4+N”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以县级统筹为“1”个核心,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楼栋(院落)“4”级联动为支撑,各类社会组织、行业专家、志愿者等“N”方力量为补充,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排查格局。严格执行“村每周、镇每旬、县每月”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针对征地拆迁、劳资纠纷、邻里矛盾、婚姻家庭、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10个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常态化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的行动。2024年,全县共排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366起,其中征地拆迁类45起、劳资纠纷类62起、邻里矛盾类98起,均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有效防止了矛盾积累、风险叠加。(二)畅通信息渠道,打造“动态感知哨”建立涉稳信息“日排查、日收集、日报送”工作机制,明确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信息报送责任人,每日对辖区内、行业内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信息进行全面摸排,重点关注疫情防控后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民生问题、特殊群体诉求等潜在风险点。通过基层网格员走访群众主动反映、部门信息共享等多种渠道,确保涉稳信息“不遗漏、不延误”。2024年,共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推送高质量风险隐患信息186条,内容涵盖企业欠薪、小区物业纠纷、基础设施建设引发的群众不满等各类问题,所有信息均由县综治维稳办牵头,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精准交办至相关责任单位,办结率达100%,实现了风险隐患“早预警、早处置”。(三)创新化解模式,构建“多元共治圈”打破部门壁垒、区域界限,建立“上下联动一体、排查调处一体、协调联动一体、化解帮扶一体”的多位一体工作模式,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单一处置”向“综合施策”转变。在县、乡两级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吸纳法院、公安信访、住建、人社等部门入驻,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在村(社区)建立“百姓评理说事点”“调解工作室”,邀请退休干部、老党员、乡贤等担任调解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易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2024年,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3099件,成功调处3057件,化解率高达98.64%。其中,通过“百姓评理说事点”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微纠纷”823件,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守住安全稳定“关键关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是综治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XX县坚持“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的工作目标,通过分级分类管控、常态化通报调度、健全工作机制,全方位提升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水平,坚决防范重点人群引发安全风险。(一)分级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控”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涉邪教人员、涉恐风险人员、重点信访人员等十类重点人群,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管理台账,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民警、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常态化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对高风险人员,落实“每日走访、实时跟踪”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