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在2025年学习教育读书班加强作风建设研讨发言同志们:今天,我们围绕“加强作风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专题研讨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全市社会工作系统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结合近期学习思考和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群众对社会工作的期待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如果我们的干部仍存在“脸好看、事难办”“门好进、脸难看”等问题,必然损害社会工作部门形象,影响群众获得感。去年,我们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是反映最集中的两大问题,这充分说明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的成色。(二)加强作风建设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市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突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足,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一支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社会工作队伍。如果我们的干部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必然贻误发展机遇,影响社会稳定。(三)加强作风建设是锻造社会工作铁军的内在需要。社会工作部门成立时间短,干部队伍来源多元,作风问题易发多发。近年来,我们查处了XX起社会工作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XX起“吃拿卡要”案件,这些案例警示我们,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只有一步之遥。必须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引导干部树牢“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理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聚焦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要向“文山会海”开刀。严格落实“发文开会负面清单”,今年发文数量同比减少30%,会议数量减少25%;推行“多会合一”“套开会议”,对内容相近的会议实行“合并召开”;建立“无会周”“无会日”制度,确保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抓落实。二要向“过度留痕”亮剑。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对功能重复的政务APP、工作群组一律清理整合;推行“电子台账”共享,杜绝重复填报、多头报送;建立“痕迹管理”负面清单,对“以留痕论英雄”的单位严肃问责。三要向“层层加码”说不。开展“责任状”“一票否决”专项清理,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一律取消;推行“属地管理”责任清单,明确“部门主责、属地配合”边界,杜绝“责任甩锅”。(二)以“服务为民”的导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一要打造“智慧社工”新平台。深化“互联网+社会工作”,建设“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整合“12345热线”“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等资源,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推广“智能社工”“远程协助”服务,实现“问办协同”;开展“社会治理体验师”活动,邀请群众“找茬挑刺”。二要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建立“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推行“五社联动”机制,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开展“社区治理创新”试点,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三要创新“精准服务”新模式。推行“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对优秀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机制,对困境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三)以“严管厚爱”的方针激励担当作为。一要树牢“实干实绩”导向。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对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推行“末位淘汰”机制,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干部调整岗位。二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