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干部作风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市委XX届九次全会刚刚闭幕,我们紧接着召开这次全市干部作风大会,目的就是向全市上下释放一个强烈信号:抓作风建设,市委是动真格、下决心的。就是要动员和激励全市广大干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过硬的作风、昂扬的斗志,心无旁骛干事业,凝心聚力抓落实,为推动XX市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回顾这些年,市委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警示教育年年搞,制度笼子年年扎,全市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推动能源革命、产业转型、文旅复苏、生态治理等一系列硬仗中,广大干部冲锋在前、实干担当,付出了艰辛努力,也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市委对此是充分肯定的。但是,肯定成绩不等于可以忽视问题。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不止一步。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与XX市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相比,我们的干部作风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差距。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和新出现的“隐形变异”问题交织叠加,突出表现为“四不”顽疾:一是能力不足“不会干”。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一些干部知识储备不足、视野格局不宽、专业素养不精,存在明显的“本领恐慌”。有的对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研究不深、把握不准,推动工作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无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的面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赛道、新业态,感到无所适从,成了“门外汉”,在谋划项目、推动创新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比如,全市正在大力推进与XX高新区共建的“XX科创谷”这是我们融入XX区域协同发展、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但如果我们的干部不懂科技、不懂产业、不懂资本运作,这个“谷”就可能变成一个“空壳子”,无法真正实现筑巢引凤。二是担当不足“不敢干”。一些干部精神懈怠,“佛系”心态滋生,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处世哲学。有的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往上交,层层“甩锅”,甘当“二传手”。有的怕担风险、怕得罪人,习惯于当“太平官”,在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上畏首畏尾。当前,XX市正处在“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传统产业升级的阵痛,也肩负着新兴产业培育的重任。2024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降幅达到23.23%,而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仍然同比下降1.7%,这背后固然有市场周期性因素,但何尝没有我们一些干部面对困难不敢闯、不敢试的原因?如果缺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转型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三是作风不实“不愿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甚深,在一些领域和单位依然禁而未绝。有的热衷于开会发文“造声势”,工作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抓落实“雷声大、雨点小”。有的调查研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愿深入基层一线,对真实情况一知半解,决策部署“想当然”。有的政绩观出现偏差,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比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签约了总投资额达760亿元的127个项目,但目前开工的仅83个。这些“沉睡”的项目,有多少是因为我们后续服务没跟上、要素保障没到位?又有多少是因为当初洽谈时就存在夸大成分?作风不实,最终损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贻误的是发展的宝贵时机。四是顶风违纪“不收手”。尽管正风肃纪反腐的力度持续加大,但仍有少数干部心存侥幸,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不收敛、不收手。有的在工程项目、资源审批、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以权谋私、搞利益输送。有的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由明转暗,花样翻新。有的漠视群众利益,在民生领域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这些行为虽然只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就像一锅汤里掉进一粒老鼠屎,严重败坏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侵蚀了党的执政根基。同志们,这些问题绝不是小事,而是影响XX市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当前,XX市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国家深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