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前,市委*专门作出批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一)这是服务“国之大者”、筑牢执政根基的政治要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抓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这项工作看似寻常百姓家事,实则关乎社稷民生国事,是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就是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从而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二)这是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程度的内在需要。家庭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文明创建的前沿阵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整洁街区等“硬件”上,更蕴含在市民的言谈举止、家庭的精神风貌等“软件”里。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能够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给家庭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气候”,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和精神力量。(三)这是回应群众期盼、谱写发展新篇的现实选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家庭的幸福安康,是人民群众最朴素、最真切的期盼。无论是子女的教育成才,还是老人的安享晚年,无论是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还是个人价值的实现,都与家庭建设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家庭教育指导、普惠托育、养老照护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就是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好“一老一小”等民生难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必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凝聚起最广泛、最深厚、最磅礴的家庭力量。二、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全面总结我市家庭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始终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全市家庭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品牌创建有声有色,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彰显。我们始终坚持以先进典型引路,广泛开展各级各类“最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几年来,全市累计有数十户家庭荣获全国和省级荣誉称号,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生动诠释了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风优良、勤俭持家、热心公益的文明家庭内涵。我们还创新举办“‘*’伴童行·清廉家风润童心”等主题活动,通过诗词朗诵、情景剧、歌曲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好家风的故事传遍千家万户,营造了学习典型、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机制创新有力有效,协同共建格局初步形成。我们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探索建立了“三个纳入”工作机制,即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市直机关党建考核、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测评体系、纳入全市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