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今年来,XX县深入实施城市“互融共治”行动,将党建引领贯穿城市基层治理全过程、各环节,推动资源、治理、服务下沉社区,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联动责任体系。建立了城市党建工作三级联动机制,县级层面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设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网格治理等8个专项工作组,细化任务分工,强化分类指导。乡镇党委发挥轴心作用,认真履行月指导、季督查、半年观摩、年度考核等责任,集聚人员、资金等力量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社区党组织落实落细各项决策部署,负责组织动员、服务管理,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坚持落实“五级包抓”责任体系,建立县级领导班子成员网格联系点24个、党委(党组)班子成员社区网格联系点50个,结合工作调研、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供暖、文体设施配套、物业服务等方面的困难问题120余件。结合群众需求和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探索实施城市基层党建“一社一品”创建活动,明确社区党建品牌打造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推动实现精准化服务和精准化治理。聚焦标准规范,强化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调整优化社区“大党委”,将驻区单位及辖区学校、医院、派出所、司法所、社会组织、物业企业等吸纳为“大党委”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党建、经济、社会、民生、稳定等事务,先后召开“大党委”会议22次、联席会议15次,解决重点问题和实际困难53件。充分考虑地域面积、居民小区、驻区单位等情况,优化设置社区网格42个,将社区内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实现多网合一、互联互通。依托网格设立9个党支部、18个个党小组,为每个网格选派了1名党员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形成“社区大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片区网格员”为主体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持续拓展和丰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广泛开展组织生活结对共建、点单、微心愿等服务,激发党员和居民在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等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突出融合共治,增强共驻共建整体效应。认真落实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机制,完善报到登记、服务纪实、沟通反馈、考核激励等制度办法,组织110个驻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提供双方需求、资源、项目3张清单,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定期组织17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常态化开展主动创稳、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等活动。坚持把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压实乡镇、社区属地管理责任和兜底管理责任,加强与市场监管、交通运输、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对接,全面排摸辖区内市场主体分布、从业人员和党组织、党员等基本信息,积极探索“实体+功能”型党组织组建工作,并整合利用辖区党群服务中心、营业网点等各方面资源,设立货车司机之家、爱心驿站16个,为新业态从业人员解决停车场地、充电供水、取暖解暑、政策咨询等服务200余次。注重强基固本,夯实城市党建基层基础。采取结对共建、挂钩联系等措施,推动各领域党建资源、文体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由社区共享,全县17个文化、健身娱乐站点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实施“红色物业”培育计划,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等方式,推动符合条件的3物业服务企业及时建立党组织,为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物业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10名,并引导企业招聘党员等方式加强党的工作覆盖。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协调议事机制,积极推动35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引导居民参与小区事务,共同协调解决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处等重大问题。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鼓励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