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份XX市经济运行分析今年以来,全市锚定争先进位任务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支撑稳定,主要指标呈现回升向好势头,稳增长基础持续加固。但市场需求总体不足,实体经济效益下滑,经济复苏还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重点领域支持有力。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38个大类行业25个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5.8%,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35.1%、汽车制造业增长24.3%、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8%,四个行业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个百分点。(二)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经济投资加速布局。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其中,“四新”产业投资增长17.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4.7%,上拉全市9.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4.6%,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14.9%,上拉全市增长7.4个百分点。(三)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市场主体稳定增加。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40.2亿元、增长13%(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1-4月分别增长10.8%、12.1%,呈现逐月复苏加快态势。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市场主体5.89万户,全市实有市场主体99.64万户,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6.3%。(四)金融保障强劲有力,物价运行总体平稳。截至5月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敷余额8789.8亿元、较年初增加720.2亿元、增长8.9%;贷款余颗为7037.0亿元、较年初增加626.7亿元、增长9.8%,其中住户贷款中短期经营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4.5%、企事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3.6%。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同期下降0.1%。八大类商品“4升2降2平”,其中食品烟酒类、居住类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持平;衣着类、交通通信类价格指数同比下降,分别下降0.1%、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保持上涨态势,分别上涨0.5%、0.7%、0.3%、2.3%。(五)新增纳统企业再创新高,“四上”企业总量稳步提升。1-5月新增“四上”企业1121家,同比增加136家,增长13.8%,新增数量居全省第1位。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0家、限额批零业514家、限额住餐业209家、规模服务业75家、资质建筑业120家、房地产业23家。截至5月底,全市“四上”企业8607家,同比增加1000家。二、存在的问题(一)房地产市场回升乏力。房地产产业波及面较广,对经济复苏影响较大,目前我市房地产市场总体趋弱,1--5月投资下降1.6%、今年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比上月回落4个百分点。一方面供给不足,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分别下降6.9%、25.1%,其中住宅分别下降6.7%、26.9%;另一方面销售回温慢,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8%、其中住宅下降3.4%,销售面积增长7.6%、其中住宅下降1.6%,房地产市场总体需求仍处于相对低迷现状,后期发展还有较多不确定性。(二)部分传统动能遭遇瓶颈。一方面消费复苏存在差异,传统零售面临困境,比如谓度我市149家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等传统零售类企业,1-5月零售额仅增长3.1%(限上零售额增长13%),企业依然负增长的有48家、占32.2%;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还有制约,传统运输经营压力较大,我市规上道路运输业203家,实现菅业收入下降1%左右、下拉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速1.6个百分点,企业负增长的有100家左右、近5成。(三)实体经济效益下滑。受外部各类复杂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全面复苏还面临较多制约,企业持续扩产回暖带来不确定性影响。规上制造业效益下滑,1-4月实现利润总额下降57.4%,营业收入利润率仅1.9%、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改善较慢,同时应收账款增长16.3%、存货增长7.9%,资金总体运转效率较低。从产销衔接看,受国际经济放缓、工业品价格回落、总需求释放依然不足等因素影响,企业对经济的预期和信心还有不足,销售意愿相对不高,1-5月份规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7%、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三、下步工作建议ー(一)聚力聚焦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对工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发挥干部驻企关键作用,对“231”产业集群分类施策,做到土地、融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