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作书面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此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主题鲜明、意义重大。通过系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嘱托,我深受教育、备受鼓舞,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X实践有了更为清晰的把握。下面,我围绕“学思践悟新思想,担当作为谱新篇”这一主题,谈几点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考。一、在深学细悟中铸魂增智,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则是这一科学理论在X大地的具体化、实践化,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一,坚持学深悟透,筑牢信仰之基。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根本政治立场、磅礴奋进力量、强烈历史担当和科学思想方法。这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层面,必须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底线思维。通过学习,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X县的发展必须且只能在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中找准定位、奋发作为,确保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笃定前行。第二,坚持对标对表,校准前行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生态建设到产业发展,都饱含着对辖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我们发展的殷切期望。这些重要指示批示,是为X发展量身定制的“导航图”和“任务书”。我们必须时常对标对表,检视我们的工作思路、政策举措是否完全符合总书记的要求。比如,总书记强调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我们就要深刻反思X县的乡村振兴工作是否抓住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的关键,是否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我们就要检视X县的产业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发展模式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校准,是政治上的看齐,更是行动上的紧跟。第三,坚持知行合一,凝聚奋进力量。学习的最终落脚点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我们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推动落实的强大动力。当前,X县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民生保障短板等一系列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将理论学习中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立即响应、一抓到底”的执行力,转化为“全县一盘棋”的协同力,转化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战斗力,切实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X县高质量发展的物质伟力。二、在认清新局中锚定航向,以“1+4+1”奋斗目标擘画X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是谋划未来发展的前提。会议要求,我们要锚定全县“1+4+1”奋斗目标,努力在育新机、开新局中展现新作为。结合学习思考,我认为,“1+4+1”奋斗目标是我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战略机遇,作出的科学决策和系统部署,是引领X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总纲领。一个核心目标:奋力建设X区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这是我们的总定位、总追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立县之本、发展之要,更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和对X“守好两条底线”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建设示范区,意味着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出一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