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委2025年前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把牢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主动权,统筹谋划、守正创新,持续推动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文化培育与价值塑造深度融合。党委牢牢把意识形态工作置于企业治理全局的关键位置,既强化顶层设计,又注重基层落地,形成了以“思想引领为纲、文化滋养为魂、文明实践为基”的工作格局。通过不断探索总结,逐渐凝练形成“三聚焦三提升”工作路径,使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提振士气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政治保障。一、主要工作情况(一)聚焦凝心铸魂增智要求,提升理论武装引领力公司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固本、强能、走深、走实”持续发力,在制度上夯基固本、在形式上守正出新、在转化上注重落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企业见势、见效、见行。一是强化“两个结合”,全面夯实政治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统筹研究部署、任务清单化推进,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紧扣“四个同步”要求,把意识形态责任落实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监督,推动理论学习、政治体检、问题整改、成果转化一体推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的整体跃迁,形成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良性循环。二是念好“四字诀”,系统提升学习质效。始终高举旗帜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位任务,突出“全、新、用、研”四字要领——在“全”上,原原本本学、系统覆盖学,做到理论学习不留盲区;在“新”上,跟进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部署,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用”上,贯通“讲党课—主题党日—基层微课堂—一线微论坛”链条化设计,打造“每周党建小课堂、时政周报、晨间早读”等轻量化载体,推动“学—思—用”闭环;在“研”上,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突出调研式学习、案例式学习、情景式教学,做好形势政策与法治宣传教育,开办读书班、研修班,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促使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步打造党建品牌矩阵,用“铸魂工程”“强基工程”等抓手,把“学的成色”转化为“干的成效”。三是用好“三字法”,做优做强理论宣讲。立足组织化推进、项目化运作、精准化到达,持续打磨“理论宣传二人讲”品牌,聚焦“训、精、实”三字法提升宣讲穿透力与到达率。在“训”上,围绕主题选定、队伍建设、组稿演练开展体系化训练,规范课件标准与表达范式,提升宣讲员政治素养与表达能力;在“精”上,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历次全会精神,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与员工关切,精心选题、深度研题、精准解题,做到理论阐释有高度、案例解析有温度、方法指引有力度;在“实”上,坚持“四进宣讲”机制,进车间、进班组、进项目、进社区,打通面向职工群众宣讲的“最后一公里”,以通俗化语言、场景化呈现、互动化交流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前三季度累计开展各类理论宣讲百余场,覆盖上万人次,实现从“文件到位”向“思想到位”“行为到位”的有效转化。(二)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企业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竞争力。公司党委把培育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文铸魂、以文育人、以文兴业,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深厚的企业文化体系。一是坚持以文兴业,厚植发展根基。党委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注重从企业数十年发展史中提炼精神内核,把一代又一代职工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奋斗故事,凝练升华为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标识。以“担当、诚信、创新、共赢”为文化主脉,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