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故居展陈的情景化设计――打造本色曾国藩2012-09-12绿维创景标签:项目定位及设计理念一、项目背景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他也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然而这样一个中国近代著名人物的故居,在周边毛泽东、刘少奇等红色故居的强大气场下,旅游价值及旅游吸引力却没有得到释放――游线缺少游览感受上的连续性,沉浸感不强;展陈手法教科书式,比较单一,旅游需求被忽视;室内空间较小且缺少高价值文物资源。甲方在现有条件的制约下,决定新建曾国藩思想馆,全面系统展示曾国藩文化思想,并对白玉堂、富厚堂等原有展馆进行提升。绿维创景作为国内旅游规划行业的领军企业,有幸参与了此次曾国藩故居的展陈策划工作,用旅游的手法辅以科技的手段,给予项目专业的技术支持。二、项目定位在周边红色故居的强大气场下,做出特色又不能偏离主旋律,无疑是戴着脚铐在跳舞。因此,在接到任务后,项目组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项目的定位,使其有所突破,形成独有的旅游价值。通过对曾国藩的深入研究与解读,我们一方面深深的认识到其在文学、军事、家教、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不可回避的要面临他在历史中的特殊性与争议性。与其激化争议,不如还原本色,因此我们最终决定对有争议的传奇、野史点到为止,正解不做过多渲染,将项目定位为“本色曾国藩”――展示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各种戏剧化、脸谱化的曾国藩,以客观中立的角度还原历史本貌,满足当代人对那段历史的好奇心。图1:曾国藩故居文化定位三、设计理念及手法面临故居展示遇到的问题,我们突破传统,采用国际化视野和超前的设计理念,加入高科技技术应用,强调人性化设计,注重唤起国际国内游客深层次的心理感受。通过曾国藩的生平事件,来反映其思想态度,将其思想精髓,即“八好”、“八本”、“八目”、“八德”、“四则”总结归纳,选取重点进行展示。图3:绿维情景化打造手段在具体展示上,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情景化的展陈手段,通过高品位情境化的包装,将虚拟成像、多媒体等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合,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心理感受等多方位调动和提升文化体验,以求达到人走茶未凉的效果,从而实现更富趣味性的故居旅游。在高科技的应用上,要对一些设备进行情景化包装,以便与客观环境相融合,这样在增强内容展示的信息量与便捷性基础上,也不会打扰游客的沉浸感。图4:情景化包装多媒体数字设备展陈设计四、具体项目展陈设计――白玉堂与富厚堂1、两堂的差异化处理在项目展陈设计的层面,我们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区分白玉堂和富厚堂的旅游价值差异。在这一问题上我们结合时事情况,给予了白玉堂与富厚堂不同的角色和价值定位,这一定位也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同。图5:富厚堂与白玉堂的差异化处理白玉堂:在这个环境下曾国藩是家庭中的一员,家族中的晚辈,曾国藩日后的成就不可避免的深受这个家庭的影响。因此在白玉堂的展陈中我们决定以湖湘文化及耕读文化作为白玉堂的核心展示内容,而旅游者所关注的曾国藩我们将通过情景化展示其儿童节段的故事。富厚堂:在弟弟曾国荃为其修建的富厚堂这个环境下,曾国藩转变为一家之主,整个曾氏家族在后期不可避免的受到曾国藩的影响。因此在富厚堂我们展示的核心是曾国藩文化及曾国藩家教文化,曾国藩本人是富厚堂当之无二的主角。2、白玉堂展示――耕读文化典范28岁前的曾国藩所生活的白玉堂是中国传统耕读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因此这里的主要展示内容将分为三个部分:湖湘文化,曾氏家族,少年读书。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面展示一个完整的曾国藩生活环境。图6:中国传统耕读文化下的大环境与小环境受建筑本身结构的制约经过反复推敲比较,最终尽量以曾国藩28岁前生平大事件为主逻辑线索分成9个主题区和1个农耕文化景观园林展开参观,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