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村集体经济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调度暨村干部离任审计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主题明确、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针对近期全县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调度和部署,同时对即将全面展开的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推进。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和问题整改情况,几个乡镇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有对工作的深入思考,也体现了直面问题的担当。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基石,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抓好村集体经济审计整改和村干部离任审计,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一项常规的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检验各级干部履职担当、治理能力的“经验交流”。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审计整改与离任审计工作,首要的是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一,这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政治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大厦的地基,村集体“三资”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审计发现的问题,看似是经济问题、管理问题,但根子上反映的是一些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一些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的政治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就会动摇群众对组织的信任,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彻底的审计整改,清除基层治理中的沉疴积弊,净化政治生态,让党的旗帜在农村基层阵地高高飘扬。第二,这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需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审计情况看,“家底”不清、管理混乱、效益不佳甚至资产流失的现象在一些村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集体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提升等都将是空中楼阁。通过审计整改,就是要摸清家底、规范管理、堵塞漏洞,确保每一分集体资产都能保值增值,都能用在刀刃上,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第三,这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举措。农村的很多矛盾和信访问题,追根溯源都与村级财务不公开、资产处置不透明、资源发包不公平有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最为敏感。开展审计工作,并将结果向群众公开,既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是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有效途径。通过客观公正的离任审计,对村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作出清晰评价,既是对干部负责,也是对群众负责,能够有效减少因换届、离任带来的财务纠纷,为下一届村“两委”班子顺利开展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第四,这是从严管理和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的具体体现。严管就是厚爱。开展离任审计,不是要跟哪个干部过不去,而是要通过全面的“政治体检”和“经济体检”,客观评价其履职成效,为敢于担当、踏实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清白者安心、有为者有位。同时,对审计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这是对干部真正的关心和保护。这既是“惩前毖后”,更是“治病救人”,目的是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村干部队伍。二、坚持问题导向,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抓好审计整改审计的生命力在于整改。如果审了半天,问题原封不动,那审计就失去了意义。从前期的通报来看,各乡镇虽然都开展了工作,但进度不一、效果各异,一些地方还存在“上热下冷”、整改不彻底、标准不高等问题。必须拿出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的勇气,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清仓见底。一要建立清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各乡镇党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对审计反馈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当“二传手”,把报告一转了之。要组织力量,对反馈的问题进行逐一梳理、分类定性,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三张清单。明确每个问题的整改措施由谁负责、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