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重判定及其历史确证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重要历史地位的基本判定,旨在立足马克思主义在特定世纪内的整体发展,考察经典的、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作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0.的重大理论判断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中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理论定位和世界地位。那么,何为世纪马克思主义?又如何从学理上去判定世纪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看,世纪马克思主义能否得到并如何进行历史的确证?这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方位、理论定位和世界地位的基本前提,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科学社会主义信心的内在要求。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重判定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实践品格和人类情怀,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一切人类思想成果的根本区别,也是判定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依据。“不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都能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形态载入人类思想史册,都能够冠名‘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称号。”何毅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N].学习时报,2020-06-15(1).能否命名为“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看是在哪个世纪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更为关键的是要看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所回答的理论问题及其实践与结果,以是否正确提出和回答了世纪性问题、是否成功运用于各国实践、是否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判断条件,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才能称之为“世纪马克思主义”。第一重判定:是否正确提出和回答了人类发展的世纪性问题,这是判定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前提。问题永远是理论形成、发展和创新的起点和动力,关注、研究和解决不同的问题,决定了不同理论成果的本质特征、内容呈现和价值意义。“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应问题而生、因问题而新,还具有自身独特的问题域,始终以解决如何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重大问题为己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以“世纪”为尺度和单位考察马克思主义回答的理论问题,既符合研究世界性问题的基本常识,也符合人类解放事业实现的长期性这一普遍共识;既不会因为时间跨度太长而导致问题过于宏大、空泛,也不会因为时间跨度太短而局限于问题内在的细节、局部。所谓世纪性问题是“世纪存在着的问题中的特殊问题,是该时期历史发展的大问题、决定历史面貌和发展状况与发展前景的根本性问题”梁树发,李德阳.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路径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36.,而马克思主义要关注和解决的世纪性问题则是不同世纪时期内,决定着人类发展方向和前景的根本性问题,与该历史时期内探索如何推进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任务相一致。以理论问题判定世纪马克思主义,既要考察其是否正确提出了、提出了什么以及如何提出的世纪性问题,也要考察其对于这一世纪性问题是否作出回答、如何进行回答以及回答得怎么样。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能否命名为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考察其是否始终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理想追求,是否以特定世纪人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为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否以特定历史时期本国本民族实现解放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为问题导向;还要考察其是否在理论上正确回答了人类发展的世纪性问题,是否能够准确剖析和把握世纪性问题的本质规律、时代境遇和演变趋势,是否紧扣这一世纪性问题形成科学的理论成果。总之,立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