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三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三季度是全年经济发展的“中场冲刺”阶段,也是决定年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期。从目前情况看,全区上下顶住疫情反复、原材料涨价等多重压力,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逐步回升”的态势。1-8月,全区GDP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X%,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X%,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XX亿元,虽然增速仍滞后全市1.2个百分点,但较7月已回升0.8个百分点。不过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部分指标还存在短板,比如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仅为X.X%,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12家规上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主要受订单不足、资金周转困难影响;3个乡镇的固投项目推进缓慢,未达到时序进度。接下来,我们要紧扣“冲刺三季度、决胜全年度”的目标,把短板补起来、把动能提起来、把信心鼓起来,确保各项工作抓实见效。下面,我重点讲五个方面的内容:一、锚定目标补短板,以精准发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当前经济运行就像“行船过险滩”,既要稳住航向,更要及时修补“漏洞”。基本盘稳不住,全年目标就会“失之千里”。我们必须紧盯核心指标、重点领域,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抓实,不能有任何“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一)指标监测要“精耕细作”,杜绝“大概齐”指标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只有把每一项指标都摸准、盯紧、抓实,才能精准掌握经济走势,及时调整应对措施。要是满足于“差不多”“大概齐”,很容易错过问题窗口期,影响全年目标实现。一是要建立“周调度、月分析、季复盘”机制。区统计局每周要汇总工业产值、固投、社零等12项核心指标数据,形成《指标运行周报表》;每月联合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召开指标分析会,对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指标逐一拆解。三季度以来,我们已经召开5次专题分析会,针对社零、高技术产业投资等滞后指标,梳理出“限上企业数量不足”“新项目入库少”等8个具体问题。二是要实行“指标包保”责任制。每个滞后指标明确1名区领导包保、1个责任单位牵头、N个配合单位协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比如社零增速滞后问题,由分管副区长包保,商务局牵头,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配合,目前已排查限上商贸企业23家,帮助解决进货渠道受阻、物流配送不畅等问题17个,预计9月社零增速能回升至全市平均水平。三是要强化数据核查比对。防止“数出多门、口径不一”,对规上工业企业产值数据,每月联合税务部门比对增值税缴纳情况,联合电力部门比对用电量;对固投数据,联合自然资源局比对项目用地审批情况,联合住建局比对工程进度。三季度以来,我们已核实修正数据偏差企业8家,确保数据真实反映经济实际。(二)产业培育要“精准滴灌”,避免“一刀切”产业是经济的“骨架”,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要是搞“一刀切”,要么让有潜力的产业“吃不饱”,要么让弱势产业“扛不住”,必须根据产业特点精准施策。一是要稳住工业“基本盘”。针对12家停产半停产规上工业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帮扶:对订单不足的XX机械、XX电子等4家企业,由区工信局牵头对接市工信局,纳入全市重点企业订单对接平台,目前已帮助XX机械拿到XX汽车厂2000万元订单;对资金周转困难的XX建材、XX纺织等5家企业,协调银行落实“续贷”“展期”政策,已办理续贷0.8亿元;对环保整改不达标的3家企业,邀请专家上门指导,帮助制定整改方案,目前已有2家企业恢复生产。二是要壮大服务业“增长极”。重点发展物流、电商、文旅等优势服务业,XX物流园目前已入驻企业32家,1-8月营收达XX亿元,下一步要推动园区二期建设,力争年底前入驻企业突破50家;电商方面,依托“电商进农村”项目,在各乡镇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15个,1-8月农村网络零售额达XX亿元,同比增长X.X%,接下来要开展电商培训,计划9-10月培训电商从业者200人次。三是要培育农业“新亮点”。围绕“粮袋子”“菜篮子”,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计划建设的1.2万亩高标准农田,目前已完成8000亩,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发展特色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