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同志们:根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今天我们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刚才,大家都结合分管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围绕学习主题,结合自己的思考,谈几点体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壮阔历程,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深入学习这部重要著作,对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近期的反复研读、深入思考,我感到,这部著作通篇贯穿着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邃思考、对高质量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坚定不移,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一、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的重大论断,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我们推进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第一,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是”,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XX市作为国家重要节点城市,常住人口超过800万,我们思考发展、谋划工作,必须始终牢记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最基本的市情。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今年以来,全市投入民生领域的财政资金占比达到78.5%,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5所,新增学位超过4万个,这些工作就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第二,要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个坚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对XX市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健全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XX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不少。比如,传统产业占比依然偏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力支撑;城市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攻坚克难中开创发展新局面。第三,要深刻把握XX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的定位和使命。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把XX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省的大局中去谋划。作为XX区域的中心城市,我们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发挥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市委提出的“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构建四大功能片区”的发展思路,就是立足XX实际、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1.2%,这说明我们的转型发展之路走对了。下一步,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展现XX担当、作出XX贡献。二、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