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2022年9月9日上饶市广丰区创新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方式,大力推行乡村建设1:2筹资奖补机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配套,撬动民间资金,加快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21年以来,全区爱心企业和群众筹资2.7亿多元,加上整合配套资金5.56亿元,累计筹集乡村建设资金超8亿元。一、创新筹资机制,变“大包大揽”为“多方众筹”。为有效破解乡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广丰区通过乡村建设1:2筹资奖补,以“众筹”方式做大资金“蓄水池”。一是明确财政奖投办法。区财政设立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出台财政资金奖补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引导作用,以自然村为单位,对申请乡村建设点并已筹集社会资金10万元以上,区财政按1∶2进行配套奖补资金(即筹到社会资金10万元,区财政配套奖补20万元,不设上限),并根据自然村大小(户数)同步安排省级新农村点数,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筹资积极性。二是发动能人乡贤带头。在制度设计上,创新借力红十字会平台,广泛动员乡村企业家、致富带头人、创业成功人士等带头参与乡村建设筹资。通过耐心解读筹资奖补机制政策和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政策,让广大能人乡贤充分知晓该项政策“一举双得”好处,鼓励其带头慷慨解囊支持乡村建设。三是鼓励群众筹资筹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实地观摩触动、党员示范带动等方式,动员普通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筹资筹劳,充分激发群众共建家的热情,解决资金来源单一与短缺的问♘题,让更多社会资源和要素“流”向乡村。二、把准建设重点,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坚持筹资于民、用之于民,全力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把钱用在刀刃上,不贪大求快造“盆景”。一是加强规划审核把关。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的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把乡村建设作为区、乡、村“一把手”工程来抓。由乡村振兴局牵头,依规择优选择规划设计单位,根据村民理事会征求到的群众意见以及村庄人口、区位、自然禀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符合村民发展意愿、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二是注重补齐“硬件”短板。坚持用大家的钱办大家的事,认真落实国家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所筹资金重点用于实施推进村组“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塘、改沟,改环境和电力、广电、电信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配置“8+4”公共服务项目。同时,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民提升等重点工作,全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三是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坚持做到专款专用,定期公布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确保群众每一笔捐款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加强资金拨付监管,在乡、村两级从严把关的基础上,成立区乡村建设资金管理促进小组,对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复核,确保所筹资金全部用于改善村庄基础设施,让群众放心。三、发动群众参与,变“单打独斗”为“齐心协力”。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主体作用,注重激发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热情,有效破解“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一是发动群众共商。建立政府引导、农民民主议事的上下结合决策机制,在规划编制、项目谋划、工程实施中,以村组为单位,反复多轮召开群众座谈会、协商会、推进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集思广益、农民做主,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有效凝聚群众集体智慧。二是引导群众共建。在各行政村成立“党员先锋模范队”,吸纳村级后备干部、“五老”人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不同身份的党员参与。“党员先锋模范队”不仅带头响应捐资筹资、“五拆五清”、厕所革命等工作,还深入群众开展宣传动员,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带动、志愿服务等措施,带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筹资筹劳,主动支持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介,积极展示乡村建设最新成效,及时推介先进做法和典型事迹,不断激发群众“自己家自己建”的♘热情。三是推动群众共治。坚持党建引领,在各行政村组建村民理事会、监督委员会,从召集村民开会、协商方案,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