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摘要]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为新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明确了方向,对提高全民族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就应当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历史源泉、风向标、着眼点,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特别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党中央也相继出台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方法、新举措,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促进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起着统领和灵魂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1]P62同时,我们“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P41。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信念是为实现理想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毅力。理想信念是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统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核心支柱,影响和规制着人们现实的思想行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2]P323在当代中国,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渴望。这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矢志不渝的追求。既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动力,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塑造着我们的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每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可以说,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主线。为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2014年7月20日中央组织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同♘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到“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首先讲到的也是“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P42。通过这些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进一步提振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激发了人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共筑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的形成离不开现实的条件因素。理想信念产生的原初动力和内在依据是不断发展和丰富人的需要。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P286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努力奋斗,开拓创新,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外交、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14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