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以清风正气庆家国华诞以长效机制固作风根基同志们: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华诞。在这举国同庆、万众欢腾的美好时刻,我们齐聚一堂,以专题党课的形式,重温初心使命,感悟作风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全党上下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恰逢国庆这一承载着民族记忆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节点,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优良作风是国庆盛典中最亮丽的“底色”,是家国安宁的坚实保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今天,我将围绕“国庆铸魂、八项规定强基、长效建设固本”三个维度,与同志们共同探讨如何以过硬作风护航强国征程。一、国庆铸魂:在家国记忆中感悟作风建设的时代意义每逢国庆,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的花篮、大街小巷洋溢的爱国热情,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始终与优良作风紧密相连。作风建设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镌刻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生动实践,是国庆精神的重要内核。(一)优良作风是铸就建国伟业的“制胜密码”回望70余年前,新中国在百废待兴中诞生,靠的正是“延安作风”战胜“西安作风”的鲜明对比。从革命战争年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自觉,到建设时期“焦裕禄式”的实干担当;从改革开放初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闯劲,到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日夜坚守,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国庆庆典展示的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硬实力,更是我们党以优良作风赢得民心的软实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而守住人民之心的关键,就在于过硬的作风。(二)作风建设是护航强国征程的“必由之路”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庆所彰显的团结奋斗精神,需要以优良作风作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凝聚人心力量;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过硬作风支撑。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从具体问题入手,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为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落在实处,才能把国庆庆典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三)节日节点是检验作风成色的“重要窗口”国庆等重大节日,既是阖家团圆、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时刻,也是考验党员干部纪律作风的关键节点。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例看,“节日腐败”具有顽固性和隐蔽性,无论是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还是借节日之机搞利益勾兑,本质上都是对优良作风的侵蚀,对家国情怀的亵渎。深圳市龙华区在国庆前开展警示教育,聚焦十类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进行剖析,这一做法深刻启示我们:节日中的作风表现,直接关系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唯有在节日期间绷紧作风之弦,才能让国庆的底色更加纯净,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真切。二、铁规护航:在持续深化中把握八项规定的实践要求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启了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新篇章。十余年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警示我们,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结合2025年全党开展的专项学习教育要求,我们要重点把握三个“着力点”:(一)把握“党性党风党纪相统一”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本质上是锤炼党性的过程。从实践中看,无论是“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等显性问题,还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门好进、事难办”等隐性问题,根源都在于党性修养的缺失。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通过专题党课、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明辨“公与私”的界限。但对照高标准仍有差距:有的同志认为“八项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