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信访局长在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是总结过去一段时间我区信访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交流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推动我区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参会的有区信访局班子成员、相关区直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乡镇(街道)书记以及部分村(社区)书记,大家都是信访工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我区信访工作水平。一、筑牢源头防线,夯实信访工作根基信访工作的源头治理是整个信访工作的基础,只有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才能从根本上减轻信访工作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工作做在前面。(一)未雨绸缪,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前预防是源头治理的关键环节,只有敏锐捕捉到潜在的矛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才能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一是建立健全矛盾隐患排查预警机制。我们组织专人定期深入企业、社区、乡村进行走访排查,今年以来,共排查出各类潜在矛盾隐患320余件,其中涉及征地拆迁、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有180余件。通过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目前已有280余件得到了妥善处理。例如,在对XX企业的排查中,我们发现企业与周边居民因噪音污染问题存在潜在纠纷,及时介入协调,督促企业安装隔音设施,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矛盾风险研判。针对我区房地产市场、涉众型经济案件等重点领域,我们每月召开一次风险研判会,分析可能出现的信访问题。上半年,通过研判提前介入处理了XX房地产项目的延期交房问题,组织开发商与业主代表进行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补偿协议,涉及业主200余户,避免了大规模信访事件的发生。三是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利用宣传栏、微信群、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信访的能力。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群众依法信访的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5%。四是完善基层矛盾调解组织建设。在村(社区)建立了矛盾调解室,配备了专职调解员,聘请了法律顾问提供专业支持。目前,全区所有村(社区)都已建立矛盾调解室,上半年共调解成功基层矛盾纠纷4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二)深耕基层,让信访触角延伸到末梢基层是信访工作的前沿阵地,只有将信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才能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解决群众的困难。一是健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在乡镇(街道)设立信访接待中心,在村(社区)设立信访代办点,配备了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目前,全区共设立乡镇(街道)信访接待中心12个,村(社区)信访代办点86个,实现了基层信访工作网络全覆盖。二是推行信访代理制度。由村(社区)干部担任信访代理人,帮助群众代办信访事项。今年以来,基层信访代理人共为群众代办信访事项6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例如,XX村信访代理人帮助村民反映土地流转问题,经过多方协调,最终为村民争取到了合理的流转费用。三是开展定期接访活动。乡镇(街道)书记、村(社区)书记每周安排一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上半年,乡镇(街道)书记共接待群众来访300余人次,解决群众问题250余件;村(社区)书记共接待群众来访800余人次,解决群众问题700余件。四是建立基层信息反馈机制。要求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定期向上级信访部门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诉求。上半年,共收到基层信息反馈200余条,为我们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三)多元排查,将风险隐患消除在初始多角度、多渠道地排查风险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解决工作赢得时间。一是开展专项排查行动。针对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信访问题,开展专项排查行动。比如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夕,我们开展了安全生产、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排查,共排查出相关问题50余件,全部督促整改到位。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排查。建立了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对群众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反映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今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