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基础党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组织基础、领导核心、直接力量和重要纽带,其职能发挥作用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给乡镇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为此,XX镇在结合本镇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边总结经验,边调研现状,边思考对策,先后深入村居和农户,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一、XX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一)XX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XX镇位于XX县西部,现辖X个村委会、X个居委会,X个自然村,X个村小组,人口X万人,其中城镇人口X人。全镇共有X个党支部,其中联合党支部X个,共有党员X名,其中女党员X名,农村党员X名。现党政班子成员X名,其中党委班子成员共有X名,其中研究生文化程度的X名,本科文化程度的X名,平均年龄X岁。农村共有两委干部X名,其中支委X名,村委X名(现两委交叉数X名),支部委员平均年龄X岁,村委委员平均年龄X岁。(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一是健全完善党员发展管理制度,做到量质提升。注重从生产一线、农村妇女、致富能手中多渠道发展党员,逐步优化党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建设流动党员登记制支委联系制,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动向。推行党员定岗定责制,党员公开承诺制,党内学习制,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类别对党员提出不同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远程教育、电视等设备,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等形式,强化基层党员的学习和教育,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省、市、县各类会议精神,掌握中央、省、市、县关于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强化鱼水联系。积极构建全方位便民服务体系。在镇大院兴建一座便民服务中心内设诉求中心、党务公开室等六个办公室,设公安、土管财政等十二个便民服务点,为老百姓提供现场式办公、公开化办理、一站式办结、承诺式服务,真正实现便民办事为民理财、帮民致富、促进和谐的目标。深入开展“三包为民”活动。镇党委根据年初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分工情况合理分配各行政村包村工作小组,让驻村班子成员和干部组成包村工作小组,联合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优势,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民情调查研究,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诉求摸底排查工作,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夯实“三农”基础,为民多办实事好事。全力确保问题提得上来,措施落实得下去,所包村工作有明显变化。三是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推动群众自治能力提升。规范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对涉及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事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重要财政开支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都经集体协商决定,使各项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在班子队伍中形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良好氛围。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XX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立足“三个XX”发展目标,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因措施不科学,效果也不够明显一方面是当前社会治理普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客观大环境所致,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如何发挥社会治理作用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加强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XX镇还面临着较大困难和挑战: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社会治理认识不够,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责还不够明确,还没有完全从经济发展中转变过来,也没有从大量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职能发挥得不够好。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社会治理创新能力还明显不足,一些基层干部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与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在社会治理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社会治理责任不够明确,缺乏明晰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造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动力不足。三、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