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市:念好“五字诀”以文明乡风促乡村振兴2022年5月7日2021年以来,合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念好“树、聚、讲、移、塑”五字诀,引领文明新风尚,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以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树”志愿品牌,引领文明新风之气。以志愿服务总队为统领,成立包括党员志愿服务队、“小青石”青年志愿服务队、教育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10支专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创建我志愿”、农村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2852场。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推行“我积分·助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试点工作,在各镇示范点挂牌成立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超市”,现已发放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卡600张。“聚”乡贤力量,补足乡村振兴之钙。通过“乡贤讲堂+文明积分”发展模式,不断壮大宣讲队伍力量,共同打造“积分驿站”。该市北泗镇组织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五老”人员、“百姓名嘴”等群体群众300余人,成立11个乡贤协会。在乡贤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下,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共清理垃圾1615吨,“三微”建设195处。全面推进“乡贤回乡振兴家乡”主题活动,深入挖掘本地“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优势,积极带动村民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葛根产业,群众流转土地创收♘约150万元。“讲”文明乡风,铸牢乡村振兴之魂。通过统筹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村口桥头、户外凉亭以及“大榕树脚”等“微阵地”,将宣讲阵地“合起来”;通过挖掘一批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名嘴”,让宣讲队伍“强起来”;通过组建乡贤宣讲志愿服务队,实施“4+1”模式宣讲(“4”即学一段总书记讲话、听一堂文明主题课、讲一个乡贤故事、唱一首红歌;“1”即开展一场“我们的节日”活动),使宣讲内容“活起来”。2021年以来,通过自创壮族山歌、编唱三句半文艺作品、顺口溜、讲故事等形式,共承办和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各类主题宣讲1190场次,受众近7万余人。“移”落后风俗,涵养乡村振兴之里。在全市屯级建立健全“一约四会一队”制度,至2021年底已有131个屯建立健全“一约四会一队”制度,覆盖率达80%,2022年底将实现100%全覆盖,并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和文化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破迷信、破陋习、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新风。自2021年以来,共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文艺大展演、文化文艺培训等各类文艺活动351场次。评选张献妹等37户为2021年合山市“十星级文明户”,推荐张献妹等10户评为来宾市“十星级文明户”,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涵养乡村振兴的文化“内里”。“塑”特色村貌,打造乡村振兴之形。通过传承保护和就地取材保留村庄原有风貌、乡土气息、乡愁乡恋等文化元素,建设富有特色的河里村史馆、下寨屯史馆、岭南村史馆。加快推进“两道”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与“三清”“三微”环境整治,共对7个屯870栋实施“两道”农房风貌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1年,成功培育来宾市文明村5个,合山市文明村1个。目前,合山市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96.5%,超出自治区下达的70%的三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