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景俊海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今后5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紧贴吉林实际,目标明确、催人奋进。省住建厅全体党员干部坚决维护、长期坚持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坚决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建设大局,紧紧围绕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扣“两确保一率先”工作目标,稳步推进《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序实施住建领域发展、民生、安全、生态、党建等“五大工程”,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推动住建行业稳增长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六新产业”主攻方向和“四新设施”建设重点,把握新趋势,增加新引擎,破解新难题,提高住建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助力吉林振兴发展。一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若干措施》,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建筑企业,加快培育建筑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建筑业、勘察设计业、监理等行业企业资质证书“电子化”,全省实现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开通提前服务“直通车”,强化“并联审批”促开工。二是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实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结合市场变化,及时出台或补充完善相关房地产政策。鼓励人才和农民购房,积极组织开展线下房交会或多主题促销活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思路,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设施更新改造。贯彻海绵城市理念,执行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一是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十四五”期间,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6129个,惠及居民148万户。2022年将改造老旧小区1142个,惠及居民19.67万户。围绕“人、水、绿、线、面、管”六个重点内容,科学编制改造方案,同步实施无障碍设施和适老化、适儿化设施改造,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前介入城市更新机制,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古树大树等行为。拆除各类违法建筑,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二是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落实住建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林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绿地建设质量。编制出台《吉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健全完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开展超低能耗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编制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实效。引导政府性投资项目、开发企业积极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三是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治理。加快推进新改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提升再生水利用效能,严格污泥处置过程监管,落实排水许可制度,启动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全面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加快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开展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管理。加快推进城市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四是改造市政传统基础设施。树立“窄马路、密路网”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断头路”,增加城市道路供给。加大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力度。强化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推进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和智慧水务建设。加快燃气智能监测系统建设,推进燃气用户“阀管灶”改造。三、夯实乡村建设行动,构建村镇建设管理体系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建设目标,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