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创新成果,包含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其中,历史方位论、本质特征论、人民中心论、历史根基论是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本寻根;民族复兴论、战略布局论、文化强国论、总体安全论是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立心铸魂;全面从严论、政治建设论、自我革命论是为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固本培元。它们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主要内容、原创性理论贡献,并集中展现了其鲜明特色与理论品格。[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理论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1]P38这样的概括具有政治权威性,从三个方面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从比较看,这些原创性理论与党历来的理论创新一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2]党的理论创新创造表现为:整合性创新,即将两个或多个新观点整合成新论断;发展性创新,即适应新的时空环境为既有理论观点赋予新内涵;拓展性创新,即将原有理论引入新领域、进行新解释;开创性创新,即填补理论空白,提出全新的观点论断要求。从内容看,这些原创性理论主要是系统回答三方面重大时代课题而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宏观层面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为“十个明确”。这三方面重大时代课题、“十个明确”又具体包含大量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与理论界在这方面既有的研究和阐释不同,本文不是为了罗列并解析新思想理论创新的具体内容,而是以三方面重大时代课题为框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参照,以那些最能体现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特色的原创性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主要内容,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揭示其理论创新特色。一、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本寻根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论断。具有新时代鲜明特色的主要为历史方位论、本质特征论、人民中心论、历史根基论等,它们相互联系、依次递进,从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层面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本寻根。(一)历史方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是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与发展方向。明确历史方位是党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时空条件。只有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党才能创新理论,并促进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相反则是理论僵化教条,党和人民事业受挫。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就是对历史方位的新判断,成为邓小平理论立论之根本。江泽民准确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基于对发展方位的判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P10这个“新时代”不是简单的时间和历史范畴,而是基于历史发展、“长期努力”而形成的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4]P70。对此,可从“历史”“方”“位”三个层面理解,分别对应哲学上的三个问题:一是从何而来。十九大报告基于事实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由此而来的历史性转化,也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认识新的历史方位的实践依据。二是向何处去。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是继续夺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