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政协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近些年来,青岛市抢抓国家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引进重点整车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为突破口,以引导本地企业向生产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为重点通过招商引资和本地培育,逐渐形成以整车龙头企业带动零部件配套稳步跟进,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的发展态势,汽车产业已成为青岛市第一大工业产业。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发展现状目前,青岛市汽车产业规上企业达到278家,其中:已获得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7家,改装车生产企业28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900余家,另有已备案的在建整车项目2个,全市整车总产能133.7万辆。青岛市现已形成以解放青汽、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车企业为龙头,以一汽富奥、国轩电池等零部件企业为配套的完善产业链,连续4年整车产量超过百万辆、工业产值过千亿元,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40万辆,汽车产业已成为青岛市第一大工业产业。20XX年,全市共生产整车1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12.97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9.4个百分点;2020年工业增加值增速19.4%,累计占比13.29%。20XX年,受商用车行业下行、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市汽车产业同比下滑。全年共生产整车XX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16.41万辆,同比增长26.52%),同比下降12%。在车辆品种和车型配置方面,我市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和车型导入力度,已经形成了集传统燃油车、LNG清洁能源车和纯电动及氢能源汽车在内的完整生产体系,车型涵盖轿车、SUV、交叉乘用车、轻中重卡、客车、特种(专用)车辆等高中低配全系列。(二)产业集聚情况通过鼓励引导区市和企业集约化发展,我市汽车产业基本形成了即墨、莱西和西海岸三个主要集聚区,产业“雁阵型”和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1.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位于即墨区,以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两大整车企业为“头雁”,以一汽富奥、一汽富晟、海通车桥、海隆机械等100余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为雁阵的雁阵型集群初步形成,以生产轻中重卡、轿车车型为主,整车年产量已经超过50万辆,整车产值超过XX亿元,区域内汽车产业产值超过XX亿元。20XX年,奇瑞汽车青岛基地乘用车项目及配套零部件项目将建成投产。2.莱西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集聚了国轩电池等50余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20XX年,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总部及整车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带动五菱柳机与北汽制造合作的70万台发动机项目及相关零部件配套等项目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3.西海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为“头雁”,以五菱青岛专汽、柳州五菱山东分公司、华瑞汽车零部件等企业为“雁阵”的雁阵型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整车产量已达近70万辆,整车产值XX余亿元,区域内汽车产业产值超XX亿元。随着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国鸿氢能、鸿基创能等产业链相关企业陆续落地产业还将持续发展。另外,城阳区以青特集团、重汽青岛重工等为代表的特种车辆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胶州市以索尔汽车、中集冷藏车等为代表的专用汽车,平度市以青岛立博汽车精密部件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特色优势。(三)骨干企业及品牌1.整车企业。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重汽青岛重工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分公司、青岛美锦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等7家整车企业。一汽解放青汽公司主导产品为解放牌轻、中、重型全系列及专用车和改装车产品,还开发了天然气卡车和纯电动卡车。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是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国内交叉型乘用车主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五菱牌交叉型乘用车、SUV等。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于20XX年将总部从北京落户至青岛,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具备越野车(含新能源)、轿车(含新能源)、货车(含新能源)、客车(含新能源)、军车、改装车的全资质整车制造企业填补了山东汽车产业的空白,也是青岛市历史上首个一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