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旅游安全管理总结县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认真贯彻各级关于文旅安全工作的相关部署,立足自身职能,认真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责任意识,全面夯实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要求,切实履行好行业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定职责,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及会议精神,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强化措施,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消防安全、旅游交通安全等各专项行动扎实落地。立足文旅领域特点,紧盯暑期等重要节点,科学的细化完善了《X县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专委会各成员单位及属地乡镇的工作职责、工作重点时间节点等内容,构建“专委会统筹调度、文旅部门牵头推进,市场监管、消防、交通、林业等部门协同联动,属地强化监管”的专委会工作体系,确保文旅安全生产委员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聚焦短板攻坚,抓实精准化培训。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立足实际,针对暑假等重要时段安全风险特点,指导文旅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文旅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等专项培训,针对KTV、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突出问题,联合消防大队专家分业态开展专题培训,围绕法定责任、隐患辨识、应急演练等薄弱环节进行实操教学,切实提升场所本质安全水平;组织全县8家A级景区,现场观摩学习了在压油沟景区组织开展的防汛、人员疏散等应急实战演练,全面提升了各A级景区的风险应对能力。(三)托清底数,做实隐患排查,抓牢闭环整改。今年前三季度以来,常态化开展全县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部署会议,落实专委会第一主任带头查隐患制度要求。会议着重对假日文旅市场安全生产、文旅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起底摸排、文旅行业分级分类监管、专委会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属地监管责任落实等方面予以强调切实提升文旅生产经营单位监管效能。截止目前,全县共有文旅企业105家,其中A级景区8家、旅行社2家、星级酒店2家、星级民宿15家、公共文化场馆3家、广播电视演出机构1家、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19家、游艺娱乐场所5家、歌舞娱乐场所12家、文艺表演团体6家、剧本娱乐场所4家、棋牌室28家。其中A级监管企业2家、B级监管企业49家、成绩监管企业51家,D级监管企业3家。今年以来,文旅专委会在常态化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隐患督导检查工作的同时联合市场监管、消防、交通等专委会成员单位对旅游景区游玩设施设备、水上旅游交通设施,文化场所消防安全方面开展专项风险隐患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确保整改任务落实到人、到岗、到点。针对不同类型的隐患,采取分类施策。对一般隐患,要求企业立行立改;对重大隐患,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确保整改到位。例如,(X野生动物园安全评估过期问题,属重大隐患,局党组研究由党组书记、局长X同志负责落实整改。)今年以来,共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5次,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61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00余人次,检查文旅生产经营单位187家次、排查一般隐患问题463条,重大安全隐患1条,均已督促企业整改完毕。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难度大。由于我县文旅市场涉及行业众多,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规模小,员工少,经营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管理难度大。(二)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有待提高。个别企业经营者存有侥幸心理,安全生产管理松懈,安全投入不足员工培训不到位,应急预案制定不科学,应急演练走过场一些企业缺乏安全生产的内在压力和动力,安全生产“政府担心、企业粗心”现象依然存在。三、下步工作措施(一)持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加强对从业人员和游客的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深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