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共百年党性修养的历史进程、经验及启示〔摘要〕党性修养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优势,也是党长期执政的力量源泉。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党性修养主要经历了创立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四个历史时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修养的历史进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原则,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根本指导,始终把先进性作为衡量标准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历史经验。以史为鉴,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必须明确“成为什么样的党员”的理论主题,紧抓从实然到应然的中心线索,把握好内化与外化、部分与整体、自律与他律三对关系。〔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共产党人;全面从严治党百年党史,修心为重。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党性修养的历史进程,分析党在创立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四个历史时期中党性修养的经验特点,为把握党性修养的历史脈络、推动党性修养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启示。一、中共百年党性修养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修养的历史进程就是党性修养随历史演进而发展的变化过程。这一进程从党的成立之日至今,经历了创立、探索、发展与创新四个阶段,并在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一)创立阶段(1921-1949):思想为先导的党性修养形成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认识到党员思想修养的重要性。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要求党员“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1〕。党的二大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进一步指明了党员应正确认识党的革命任务。由于缺乏斗争经验,加之对革命局势认识不足,党在革命初期产生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党的三大前夕,在国共联合问题上产生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合作的“左”倾观点和马林、陈独秀“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主张。“左”倾和右倾的错误思想严重阻碍了党的革命事业。针对革命时期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思想为先导的党性修养方式。1929年,党召开了古田会议,强调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教育党员,毛泽东在为大会写的决议中指出:“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2〕毛泽东在如何与错误思想斗争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思想修养方法。第一,实事求是的思想修养方法。实事求是“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3〕,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统一。为了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整风运动。从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开始,到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为期四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在这次整风运动中,全党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肃清了“左”倾教条主义思想在党内的错误影响,党员的思想修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第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修养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独创的党性修养方式。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他指出,“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4〕在《关于整顿三风》中,毛泽东对批评与自我批评作出了比较完整的解释:“批评是批评别人,自我批评是批评自己。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5〕批评和自我批评实际上是一种自律和他律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党员发现和认识自身及其他党员的思想错误,并采取批评的方式进行改正。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克服党内错误思想、解决党内矛盾的重要方法。1945年,党的七大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确立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提出、发展与确立,呈现出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律和他律的方式提高思想修养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思想修养方法。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论述了如何对待有错误思想的党员,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就是对有错误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