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党独有难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到的重大理论命题,在二十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和破解之道。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这充分彰显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沉忧患意识、高度历史自觉和强烈使命担当。读懂“关键在党”的四个维度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至少可以从四个维度予以阐释:第一,中国共产党承载了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客观存在的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比如实现国家统一、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立人民民主、实现文化繁荣兴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等等,这些都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内容,也都是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具体体现。所有直径交汇的地方就是圆心,亦即最大公约数,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和主心骨;人民群众具体、历史的意愿和要求的差异成为长短不同的半径,党群关系是同心圆。党只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就能固守圆心,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持续不断地把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牢牢凝聚起来,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第二,中国共产党带领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大国实现整体转型。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是复兴中国历史上的某一个时期,而是一个全新目标和全新任务,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目标要达到行稳致远的效果,注定离不开人民共和国的力量和社会主义方向,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三,党的领导融进了单一制国家治理结构之中,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领导融进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领导制度是党和国家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芯片”和关键,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第四,中国共产党通过妇女解放重构家庭结构,通过土地革命重塑生产关系,通过“三大改造”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通过移风易俗形成文明新风尚,等等,创立一个全新的基层社会,简称“新社会”。党的政治功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方向,党的组织功能为社会治理提供秩序,党的服务功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活力,党的整体功能的发挥确保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成功推进当代中国市域治理现代化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可是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逐步显现,党内不少问题浮出水面,引起党内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前,“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关于“忧心忡忡”一词,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之前,面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党是忧心忡忡的,我是忧心忡忡的。想来想去,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加以推进,团结带领全党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如此看来,面对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忧心忡忡”的心态上,而是以实际行动寻找破解之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