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书记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述职报告根据审计工作安排,现将本人任职3年来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如下:一、本人任职情况及单位基本情况本人于2022年3月至2025年3月担任X镇党委书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X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距市中心城区18公里,紧邻省道X和规划中的城际轻轨线,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全镇下辖12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非农人口1.1万人。全镇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建设用地1.8万亩,生态用地2.6万亩。镇域经济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工业经济为支撑,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5家,其中农产品深加工企业6家、新材料企业4家、机械制造企业3家、现代物流企业2家,年产值达到8.7亿元。个体工商户1280家,从业人员6500余人。农业方面,形成了以优质粮食、特色蔬菜精品水果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2个,发展家庭农场1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任职期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由2021年的8.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3亿元,年均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800万元增长至7680万元,年均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6亿元,年均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2亿元增长至4.8亿元,年均增长1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600元提升至31200元,年均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二、贯彻执行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任职期间,本人始终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推动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见效。(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镇乡村振兴五年规划(2022-2026年)》和年度实施方案。建立“五大振兴”工作机制,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一体推进。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资金78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00万元、省级资金1800万元、市级资金12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5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6个,涵盖道路硬化35公里、供水管网改造28公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85%、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12个村庄全部达到市级美丽乡村标准,其中5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发展特色种植基地3200亩,包括有机蔬菜基地1200亩、精品水果基地11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900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6家,带动农户2800余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3800元。(二)扎实落实疫情防控政策。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机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2名。建设核酸检测点4个、方舱隔离点1个,储备防疫物资价值120万元。累计投入防疫资金420万元,其中核酸检测费用180万元、防疫物资采购160万元、人员补助80万元。组织全员核酸检测56轮次,检测人员累计18.2万人次,确保了全镇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无一例本土确诊病例,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疫情期间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协调返岗复工人员2800人,为企业减免租金180万元,发放复工复产补贴220万元。(三)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200万元。关停整改散乱污企业6家,涉及产值2800万元,妥善安置职工230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污水处理站点18个,铺设污水管网35公里,覆盖率达85%,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淘汰燃煤锅炉12台,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PM2.5平均浓度下降15.2%。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绿化1200亩,建设生态廊道15公里,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2.3%。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建设垃圾转运站2个,配备垃圾分类设施380套,生活垃圾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