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专题党课讲稿一、保密常识学习二、当前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第一部分保密常识学习一、秘密、保密和保密工作的概念1、什么是秘密?“秘密”,就是不为外界所探测的意思,也有隐秘、稀奇、封闭的含义。秘密是与公开相对而言的,无论是个人还是集团,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对某些信息加以隐蔽、保护和限制,以免外泄,这些信息就是秘密。一般来说,秘密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密与非密可以相互转化。根据秘密的性质不同,秘密可分为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秘密(隐私秘密)。国家秘密:国家秘密事项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确定:没有标明的为基本期限,即绝密级事项为30年,机密级事项为20年,秘密级事项为10年。工作秘密:工作秘密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其公务活动和内部管理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而又不宜对外公开,一旦公开或被泄露,会给本机关、单位的工作带来被动,造成损害的事项。工作秘密不分等级,需要标注的,可在属于工作秘密的载体上(如文件、资料的首页)标注“内部”、“内部文件”、“内部资料”、“内部刊物”等字样,作为工作秘密的标志。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些重要的工作秘密,也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技术信息,如工艺设计、配方、诀窍等。所谓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经验等。商业秘密密级的确定及标志方法:按该事项泄露后给权利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或四级不等,四级为最高。商业秘密主要存在于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泄露商业秘密会给权利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其生存和发展,有的还会引发复杂的经济纠纷,严重的还会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非法获取商业秘密已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泄露商业秘密,根据情节分别给予民事或刑事处罚。2、什么是保密?保密就是保守秘密。从广义上讲,保密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或社会组织在意识到关系自身利益的事项如果被他人知悉或对外公开,可能会对自己造成某种伤害时,对该事项所采取的一种保护行为。从狭义上讲,保密就是保护好国家秘密,保密工作就是围绕保护好国家秘密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活动,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和必要的经济手段,来约束和规范组织和个人的涉密行为,使他们的行为能够符合保密要求。3、什么是保密工作?保密工作是指按照我国《保密法》的规定,为保守国家秘密而进行的工作。我们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由各级党委、党组保密委员会实施的领导和决策工作二是由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三是由各级党政军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的保密工作机构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四是由具体业务部门承担的、渗透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二、当前保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1.保密意识淡薄。保密思想麻痹、保密意识淡薄,对保密工作存在错误认识,导致过失泄密频发高发。2.保密知识匮乏。一些干部职工对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常识和技能不懂、不知、不会。3.保密管理不到位。保密管理基础不牢,埋下泄密隐患,技术管理手段缺乏。4.保密制度执行不严。5.保密责任不落实。第二部分当前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目前,在国家泄密事件中以计算机泄密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涉密计算机、软盘、硬盘、移动u盘被盗泄密,二是网络泄密。一、计算机泄密的主要途径1、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漏:一类传导发射,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线辐射;另一类是由于设备中的计算机处理机、显示器有较强的电磁辐射。计算机是靠高频脉冲电路工作的,由于电磁场的变化,必然要向外辐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把计算机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