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XX市纪委监委“三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报告根据省纪委监委年度工作部署,省督导组于近期对XX市纪委监委2025年以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对XX市“三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总体来看,XX市纪委监委能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监委决策部署,将“三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成效今年以来,XX市纪委监委以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为牵引,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在夯实基础、提升质效、建强队伍上持续发力,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压实责任链条,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强化顶层设计。XX市纪委监委对标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1+8”实施方案,将“三化”建设细化为32项重点任务和86条具体措施,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清晰、措施有力的工作闭环。同时,及时修订《XX市纪委监委工作规则》等核心制度12项,确保议事决策、权力运行有章可循。二是创新协作机制。为破解监督力量分散、联动效能不高等难题,建立健全了“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等协作机制6项,有效整合了监督资源。特别是在关键环节监督上,创新建立“三重一大”事项法治化审查制度,对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措施使用、党纪政务处分决定等关键节点实行“法核前置”,今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审查127次,主动纠正程序性、实体性问题23个,从源头上防范了执法风险。三是深化政治监督。建立“清单+台账+专班”的监督模式,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组建专项监督组5个,制定监督清单32项,建立动态更新的政治监督活页127本。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46次,督促整改问题132个,有力推动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XX市落地见效。(二)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办案质效得到新提升。一是案件查办量质齐升。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截至8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89件,同比增长21%,其中涉及市管干部42人,采取留置措施7人,成功追回外逃人员2名,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综合效能持续彰显。二是数字赋能精准监督。建成“智慧纪检监察”平台,整合民生资金、公车管理等21类数据资源,开发运用“红黄蓝”三色预警模型。平台运行以来,累计生成异常数据预警432条,经核查发现有效问题线索89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科技防腐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初步显现。三是案件质量闭环管控。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监督执纪执法质量评查体系”,制定包含6大项128条评分细则的《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对所有办结案件实行“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反馈”。今年已评查案件289件,发现并督促整改程序不规范、定性不精准等问题432个,推动案件优良率提升至95%,有效倒逼办案人员法治意识和程序意识的增强。(三)坚持严管厚爱,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新气象。一是实施“青廉工程”筑牢思想根基。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常委会“首课”,全年开展专题学习28次。针对年轻干部,通过组织“重走长征路”红色教育、建立“导师帮带制”等方式,由班子成员与35岁以下年轻干部“一对一”结对,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二是搭建实战平台锤炼过硬本领。选派23名业务骨干赴省纪委监委参与粮食购销、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等专项工作,安排17名干部进行为期6个月的全脱产轮岗交流,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在2025年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业务技能竞赛中,XX市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3名干部分别在笔录制作、案件分析等单项竞赛中夺魁。三是创新培训模式提升专业能力。常态化举办“纪检监察大讲堂”,邀请省内业务专家和法学教授授课24期,累计培训2800余人次。创新开展“情景模拟+复盘推演”实战演练16场,通过模拟谈话突破、构建证据链等仿真场景,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突水平。(四)突出纪法贯通,学习培训质效取得新成果。一是强化全员培训覆盖面。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系统组织对《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新颁布法规的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