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在全市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代表**社区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社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新路径,努力让社区更有温度、治理更有精度、服务更有力度。下面,我就**社区的治理实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一、党建引领强根基,筑牢治理“压舱石”党建是基层治理的“定盘星”,只有把党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才能确保治理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强化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社区治理的坚实根基。(一)建强堡垒聚合力支部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只有支部强起来,治理才能实起来。我们着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让党旗在社区一线高高飘扬。一是规范支部建设,锻造过硬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每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集中研讨、集中实践。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情况纳入积分,年底根据积分情况评先评优,激发党员参与热情打造“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让党员在社区治理中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二是强化班子建设,培育领航核心。坚持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通过“两推一选”等方式,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选进班子。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党校老师、优秀社区书记授课,提升班子成员的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建立班子成员包片联系制度,每人负责联系若干楼栋和居民,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完善阵地建设,构筑红色家园。投入资金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设置党员活动室、议事厅、阅览室等功能区,为党员群众提供学习、议事、活动的场所。在各楼栋设立“红色驿站”,配备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打造“红色文化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社区党员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二)党员带头作表率党员是社区治理的“主力军”,只有党员带头干,群众才能跟着干。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社区治理的“排头兵”。一是亮明党员身份,增强责任意识。在社区出入口、楼栋单元门口悬挂“党员户”标牌让党员家庭亮明身份。组织党员签订“承诺书”,承诺在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开展“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活动,设立党员服务岗,明确服务内容和责任分工。二是参与志愿活动提升服务水平。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根据党员特长和群众需求,设立政策宣传、环境整治、困难帮扶等服务小分队。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每月5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每月15日开展“上门送温暖”活动,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生活照料、代购代办等服务。三是带头攻坚克难,破解治理难题。面对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组织党员成立攻坚小组,带头啃“硬骨头”。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党员带头入户宣传政策、征求意见,带头拆除自家违建,带动群众积极配合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党员带头学习分类知识、带头正确投放,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三)红色网格密覆盖网格是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只有网格织得密,服务才能沉得实。我们构建红色网格体系,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一是科学划分网格,实现全域覆盖。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限清晰”的原则,将社区划分为8个一级网格、32个二级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网格员和2-3名楼栋长。制作网格分布图,明确网格范围、网格员职责和联系方式,在社区公示栏、楼栋单元门口进行公示,方便群众联系。二是建强网格队伍,提升履职能力。定期对网格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沟通技巧、应急处置等,提升网格员的业务水平。建立网格员考核机制,从信息采集、矛盾调解、服务群众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鼓励网格员与群众“认亲结对”,每周至少走访3户群众,了解社情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