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城市“四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宜居宜业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县政协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组织政协委员对县城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委员们实地查看了哈萨尔路、杜尔伯特路、供热公司南路等主要街路,并与县城管局、住建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及杜尔伯特镇等6个部门相关同志进行了座谈,听取了情况介绍,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建设更加生态宜居、富有民族特色的草原新城为目标,系统推进城市“四化”工程,城市功能品位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一)美化行动初具规模,城市颜值不断刷新。以杜尔伯特路为核心,推进花园式城区建设。在城市主干道、广场、公园等关键节点,匠心布置时令草花景观,累计栽植补植花卉3万余株、盆花1.3万余盆。重点街路与商业街区采用“花箱+立体花架”模式,新增护栏花箱130组、各类花架花箱13组,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花景。同时在城市出入口、学府公园及吉雅小镇周边播撒草籽、铺展花田近1.5公顷,有效填补景观空白,丰富了城区色彩与层次。(二)绿化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底色更加浓郁。大力实施“见缝插绿、留白增绿”工程。重点打造了乙二路、金马国际门前等五大绿化节点,并系统完成了府前路、杜尔伯特路及公园广场的绿地补植工作。累计新植补植乔木2725株、灌木近8万株,有效解决了府前路、杜尔伯特路、消防绿地、铁东绿地及公园广场等区域的缺株断带问题。同步加强精细化养护,完成1500株树木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率达99%,确保了绿化成果的可持续性。(三)亮化工程同步升级,夜间环境安全绚丽。为兼顾功能性与景观性,提升城市夜间品质。春节期间以主题灯饰营造节日氛围,悬挂彩灯3800余串,打造楼体亮化景观19栋,其中吉雅小镇南侧2栋楼宇已成为特色夜景地标。日常维护保障有力,抢修路灯710余盏、故障电缆800余米,完成楼体亮化专项抢修13次。实施节能改造,将府前路等路段692盏高压钠灯更换为节能灯具,实现全夜照明;更新达尔罕立交桥及铁东一道街华灯60组套,利用旧灯杆新装路灯52基。(四)净化工作成效明显,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多维度推进环境卫生治理,结合“春风春绿”专项行动,聚焦“五大场所”(商圈、场站、市场、学校、医院)和“三大区域”(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实施“五清”(清冰雪、清死角、清立面、清设施、清积存)联动,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7处,清运垃圾2500余吨。环卫设施持续升级,清掏污水井34座,更换新式果皮箱、垃圾桶800余个,并在开发区试行市场化运营模式。建筑垃圾治理规范,查处违规车辆2台,整治堆存点7处。市容执法管控加强,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日常+专项”巡查机制,通过“车巡+步巡”“白班+夜班”高频巡查,清理占道经营1956处、障碍物150余处,有效释放了公共空间。二、存在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发现我县“四化”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尚有差距。(一)文化特色彰显不足,风貌塑造成效不显。城市规划建设中对蒙古族历史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等核心要素挖掘、应用不足,多停留在碎片化点缀层面,缺乏整体性的民族风貌规划和强制性管控措施,导致“千城一面”现象仍较突出,未能充分彰显自治县的独特文化魅力。部分市政设施缺乏系统性的长效管护规划,日常巡查和定期维护机制落实不到位,存在建管脱节现象。(二)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硬件支撑存在短板。在亮化方面,专业检修设备(如举高车、电缆故障仪)超期服役、精度下降,影响维修效率和安全;部分背街小巷仍存在照明盲区。在绿化方面,洒水车等基础养护设备配备不足,影响养护效率和成本。在环卫方面,平房区垃圾清运不及时现象时有发生。在道路方面,一道街路面破损,县城主要道路(府前路、二道街、杜尔伯特路)以外的部分人行步道地砖松动破损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出行安全和舒适度。(三)精细管理覆盖不均,重点区域品质不高。市容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沿街建筑外立面陈旧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