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价值重视政治纪律建设和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團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政治纪律作为一种刚性约束,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纪律建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政治纪律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的内在规定性要求。通常来说,政治纪律教育是由各级党组织和从事纪律教育的机构、人员,“结合丰富的教育资料、多样的教育形式及灵活的教育方法,在全党范围做好以学习政治纪律相关章程、法规及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纪律的探索始于建党之初,而开展党员的政治纪律教育始终契合在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演进历程中。一、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演进历程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奠基、探索、发展与创新。我们党通过加强党员的政治纪律教育,实现了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转型升级,增强了广大党员的政治纪律意识,找到了新时代强化党员教育的有效进路。(一)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奠基。从建党之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奠基阶段。该阶段党的政治纪律教育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突出强调政治纪律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制度建设,巩固党中央权威。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标志着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正式开启。马克思指出:“制定一个原则纲领,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起可以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牌。”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作为我们党成立后的首个党章,概括了党的基本纪律原则,初步提出了党的政治纪律内容,为后续开展党员的政治纪律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五大提出:“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对政治纪律进行阐释,为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创造了前提性条件。1927年,党颁布了《政治纪律决议案》,这是党的历史上首个关于政治纪律的党内文件,强调只有严密的政治纪律,才能增强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力量。随着红色武装割据的出现,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也相应地得以发展完善。井冈山时期,党对军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格纪律,从小事细节上对党的军队建设提出了政治纪律教育的要求。古田会议上,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原则,通过了《党内教育问题》《党的组织问题》等决议,提高了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能动性,注重从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视角给党的军队“立规矩”,堪称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奠基石。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党的纪律教育”概念,重申了“四个服从”基本原则。“四个服从”是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我们党开展党员政治纪律教育的基本原则。随后,刘少奇发表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陈云发表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等系列文章,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素材。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也是一次严肃的、系统的党的政治纪律宣传教育运动,通过整风运动理顺了党内各种关系,克服了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不正之风,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治纪律教育的成功典范。1945年党的六届七次全会上,党中央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强调:“全党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以达到进一步地养成正确的党风,彻底地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倾向之目的。”由此,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本质上也是强化党员的政治纪律教育,使其“养成正确的党风”和克服“四项主义”不良倾向。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重要思想,明确党员要有宗旨意识,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立规矩”。随着解放战争逐步走向胜利,党中央在“进京赶考”前,对广大党员、干部及时开展了“两个务必”的政治纪律教育,坚定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二)党的政治纪律教育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教育的探索阶段,该阶段彰显了党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