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核心任务就是向违规吃喝这一顽瘴痼疾亮剑宣战,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县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认清严峻形势,深刻警醒反思,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筑牢思想防线近年来,我县在作风建设上持续用力,党风政风整体向好。但必须清醒看到,违规吃喝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从近期上级通报和日常监督掌握的情况看,我县仍存在一些令人警醒的问题,一是“吃心不改”,隐形变异花样翻新。个别单位和干部“不吃公款吃老板”,将宴请转嫁至管理服务对象;有的“不吃本级吃下级”,在内部食堂、培训中心搞超标准接待;有的“不吃酒店吃会所”,将场所转移到隐蔽的私人会所或“一桌餐”;有的虚列名目套取资金用于吃喝,手段更为隐蔽。二是“酒桌文化”,积弊难除影响恶劣。少数干部仍信奉“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把吃喝作为沟通感情、协调工作的“润滑剂”,甚至在重要工作期间、敏感时间节点违规饮酒,严重损害干部形象和政府公信力。三是“小节失守”,由风及腐风险潜存。一些干部认为吃点喝点是“小节”“小事”,思想麻痹松懈。殊不知,众多案例表明,“酒杯”之中往往暗藏“陷阱”,“饭局”背后常是“围猎”的开始。违规吃喝极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从破纪走向破法。这些现象和问题,侵蚀党的健康肌体,浪费公共资源,破坏营商环境,疏离党群干群关系,其危害不容小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其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坚决摒弃“看客”心态、“侥幸”心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二、聚焦靶向施治,坚持动真碰硬,以零容忍态度狠抓专项整治落实此次专项整治,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一要坚持问题导向,深挖细查不留死角。紧盯重点领域(如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执法司法、国企经营等)、关键岗位、重要节点(如节日假期、干部调整、项目签约等),综合运用信访举报、财务审计、税务票检、明察暗访、大数据筛查等多种手段,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鼓励群众通过“随手拍”等便捷方式参与监督,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二要坚持露头就打,严查快办形成震慑。对专项整治期间发现的和群众举报的违规吃喝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关要优先处置、快查快办。无论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要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一律从严从重处理,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三要坚持标本兼治,扎紧制度笼子。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查找监管漏洞和制度短板。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细化标准,明确“负面清单”,推行“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强化财务报销审核,严控源头关。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如建立公务用餐管理平台等。推动“三公”经费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要坚持纠树并举,涵养清风正气。在严惩违规的同时,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抵制违规吃喝,带头遵守规定,带头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倡导健康向上的交往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三、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工作合力,以严实作风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专项整治能否取得决定性成效,关键在责任落实。一要拧紧责任链条。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一把手”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整治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专责,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二要强化协同联动。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措施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认真核查处理每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