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9月14日,中央网信办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为权威读本,交流学习体会,深化理论研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开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和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并在此过程中孕育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认识深刻、内涵丰富、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建网管网治网实践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权威读本。纵览全书,紧密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思想的前瞻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信息革命时代潮流的前瞻认识、对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准确判断、对信息化条件下治国理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对以信息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自觉。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过“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的鲜明论断;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了“数字福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的奋斗目标,成为今天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浙江”,推动浙江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的重镇、数字经济发展的龙头;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并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2018年以来美国滥用技术霸权对我国企业搞断供断链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这一判断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远见卓识,网络强国建设才在过去十年取得历史性成就。二是认识的辩证性。在过去十年的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虽然在不同时期安全与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始终坚持了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一方面,我国各级各层面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另一方面,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大模型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应用新业态蓬勃发展。今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三是布局的全面性。我们在网络强国建设方面始终强调要实现“五个要强”:技术要强,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突破,从国家层面超前谋划布局,在未来技术竞争新赛场中赢得先机、占据主动;内容要强,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基础要强,建成全球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培育壮大实力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