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论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摘要〕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同党的建设必须同步进行,党的建设的好坏决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败。新时代,全面而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我们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关键词〕党的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善治;党的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2〕,“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因此,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必然具有内在关联。这种内在关联至少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同党的建设必须同步进行,党的建设的好坏决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败。全面而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我们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一目前,我们的国家治理主体包括政党、政府、社会和公民等,但是,其领导主体只有一个,或者说,只能是一元的。其领导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依靠党的领导。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特质就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具有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视角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视角引向“群众的世界”,由此根本变革了把视角仅仅局限于“理论家的世界”的致思传统。站在群众立场审视世界和变革世界,马克思主义根本变革了传统理论认识世界的基本立场,并由此确立了自身的基本立场,即人民群众的立场。第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唯物主义”〔4〕方法。“新唯物主义”方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之上的。与传统理论相比,“新唯物主义”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5〕第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判断具有科学性。科学判断之一,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根本变革现存世界的主体力量;科学判断之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科学判断之三,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7〕。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科学性是得到诸多社会实践检验并被反复证明的确定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绝不会随个别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绝不会随个别人的兴趣爱好之不同而有所增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在于其本身从来不提供现存的答案或者教条,只提供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观点,只提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观点。任何时代都有其自身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特征必然致使对“特定答案”抱持永恒性的期待变成妄想,也很可能导致“特定时代的答案”成为其他时代的教条。马克思主義的科学性能够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队的本色能够保证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的先进性。自1921年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丽诗篇。这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8〕也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得到了诸多社会实践检验并被反复证明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