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新居传来阵阵欢笑,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村村铺通条条坦途……这是一片绿色的沃野,更是充满绿色的生机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XX县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大幅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全面展开。三产融合乡村振兴动力足XX县XX镇XX村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XX村的巨变,源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从“大产业、大旅游”的思路出发,整合资源要素,引导特色产业向乡村旅游业集中,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康养度假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XX村走出了一条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全体村民为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XX村的改变,是XX县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生动写照。输血不如造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XX县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牢牢抓住这一主线谋划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整合土地、资金、项目、经营主体上不断发力,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多彩画卷。持续加大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力度,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638元、同比增长10.8%,高标准完成国家挂牌督办问题整改。争取财政衔接资金2亿元实施46个乡村振兴项目,高原食用菌产业孵化基地、新街农畜产品深加工及仓储冷链基地等项目建成投用,产业项目资金占比达61.3%。贡拜等8个高原美丽乡村、仍果等5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全面建成,11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430户农牧民户厕完成改造,XX镇、尕让乡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XX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如今,一座座农家院落焕发新颜,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一粒粒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生希望……乡村振兴,XX步履铿锵。生态宜居民生答卷写满幸福感走进尕让乡二连村,村道两侧洁净卫生,房前屋后、村内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院墙外面是引人注目的文化墙,修缮一新的农户门庭、完善的污水管网,怡人的小游……这♘些“大动作”让村里的老人们喜笑颜开。“我们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栽植得很多,居住得很舒心。大家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都积极主动清扫垃圾、爱护环境。”面对乡村“颜值”的变化,村民们都赞不绝口。从曾经的其貌不扬到如今的颜值刷新,二连村的华丽转身,正是XX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真实写照。打造宜居乡村,既要让乡村有“面子”,也要有“里子”。近年来,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XX县继续加压鼓劲,坚持把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了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坚持以项目为依托,建成投用村级公厕133座、户厕1.97万座,普及率分别达到100%、85.4%。狠抓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等项目,累计建成高原美丽乡村79个、乡村振兴试点村10个,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环境逐渐显现。积极开展“绿色庭院”“最美庭院”“清洁示范户”评选活动,组织乡镇、村社观摩互评、总结经验,调动群众从“袖手看”到“争着干”,XX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XX镇、尕让乡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让村庄更加美丽动人,群众生活环境更加舒畅宜居,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治理有效文明之花开遍山乡近年来,XX县通过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积分银行”“老年人驿站”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让道德有价、文明无价、德者有得,走出了一条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新路子。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方式和载体,累计投入36万余元在全县打造57个“积分银行”,积极探索总结“积分银行”助推乡风文明机制,调动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让服务机制活起来,让乡村发展办法多起来。“最近参与卫生整治,志愿服务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