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党在完成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历史任务和解决不同历史问题的实践中,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创新的理论不断地在武装干部和群众,进而为他们所掌握,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建设与改革所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与成就,均离不开这些创新理论的指导和理论武装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新形势下,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架起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突出“大众化”,使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好地为群众所掌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一、联系党史学习。要始终坚持“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做到好的内容配好的形式。注重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历史伟业,联系党史大学习,讲清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历史厚度、现实温度,不断增进人们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二、强化问题意识。积极探寻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工作的切入点、与百姓思想的结合点、与地方发展的契合点,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三、注重因人施教。通过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理论宣讲等方式,做好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作为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四、牢记宗旨意识。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党的理论武装和大众化从总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拥护、支持以及践行,最重要的还是党一如既往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以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中心的各项重大举措,也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和海外同胞“四个自信”,更好地认清制度优势。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关键在于我们的理论武装和大众化不是玩虚的、空的,而是在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过程中搞真的、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