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第一财经日报:保经济运行政策组合拳要迅速精准有力12.毕节日报:毕节市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1+N”工作方案33.雅安日报记者蒋阳阳:发挥金融力量助力企业发展我市金融系统多举措确保金融纾困政策惠及广大企业及个人84.南京日报评论员:更大力度保主体稳就业“稳住经济大盘”系列评论105.河北日报记者潘文静:河北发布扎实稳定经济运行“1+20”政策体系126.宁夏日报评论员:坚定信心迅速行动157.南京日报评论员: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住经济大盘”系列评论178.人民铁道报评论员:聚焦“四保”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多作贡献199.张玉洁:刘尚希:稳住经济大盘,构建中国发展确定性2210.南方日报评论员: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大盘3011.经济日报编辑部: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3212.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李海楠:确保上下一盘棋稳住经济大盘不动摇391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成栋:稳增长四川打好这套“组合拳”4114.孝感日报评论员:稳住经济大盘向前进4415.青海省财政厅副厅长周宁:以“六个再加力”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4616.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万丽君: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发展信心4717.宁夏日报评论员:知难而进真抓实干48保经济运行政策组合拳要迅速精准有力第一财经日报(2022年5月30日)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压力很大,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早在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并强调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出台提出了严格的时间要求:此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近日来,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印发文件,其中包括《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等;自上述电视电话会议之后,短短几天,已经有多个省区市陆续部署落实措施,提出要超前谋划,以超常规力度和手段落实政策。综合起来看,这些政策体现出了迅速精准有力的特点。已到5月底这个重要时间节点,相信这两天还会有大量政策集中出台。首先,政策出台要迅速。其中原因,经济下行压力大是重要方面,目标明确、时间要求精准也是重要方面。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上述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既是一个目标要求,也是时间节点要求。二季度只剩下了一个月,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地方都必须尽快落实既定政策,尽快取得成效。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担负着重大责任,中央的政策要严格落实,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潜力,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其次,扶持政策要精准。由于受到疫情冲击,经济各个层面都受到了影响,但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拿物流方面来说,就是经济发展中的“肠梗阻”。国家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保畅通,但一些地方上的“关卡”仍未完全消除,物流的整体水平仍在持续恢复,其中很多障碍是人为设置的。如果物流、人流不能畅通,就会对经济稳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上述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推动复工达产。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近日出台稳外贸、扩投资、促消费等方面的文件,都体现了精准施策这一点。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重要的还是保市场主体,为此,国家拿出了更多“真金白银”,包括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预计今年总额为3200亿元等等。再次,政策执行要有力。应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地方都担负着重大责任。对地方来说,肩负着促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的重任,要守土尽责抓落实。不断解决两难多难问题。这就需要地方上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