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7随着全国烟叶发展形势由控转稳、由稳转增的变化,怀化烟叶产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为全面落实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充分发挥烟叶产业对怀化国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稳步推进怀化烟叶恢复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湖南烟叶“1134”工作举措和怀化烟叶恢复性发展总目标,积极响应市委“奋起二次创业”号召,服务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发展战略,将怀化烟叶产业培育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成湖南烟叶发展“湘西北山地特色烟叶高水平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坚持“政府主导、烟草主体、烟农主力”稳产保供机制,遵循“以需定产、集约发展、创新驱动、绿色生态”四大发展原则,夯实“高标准烟田、高素质烟农、高效率烟基、高合作烟社”四大要素保障,聚焦“种、采、烤、分、收”五个生产环节,推动烟叶生产“五化发展”(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机械化作业、绿色化生产、数字化转型)。科学定位,优化布局,高效统筹,走出一条符合怀化实际的烟叶产业发展道路,把怀化烟叶恢复性发展自然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二、发展原则——以需定产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挖掘山地生产潜力和烟叶品质特点,以特色和品质赢得市场青睐和订单增量,严格按照工业订单组织生产,防止增速过快,避免“大起大落”。——集约发展原则。计划增量向核心和重点烟区倾斜,打造一批以“万担乡、千亩村”为主的烟叶产业带。完善培育机制和扶持政策,不断提高新型种植主体生产经营水平,使其成为种烟“生力军”。——创新驱动原则。坚持创新第一动力,让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贯穿烟叶生产经营全过程,在烤烟品种优选、大田优管、品质优秀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节约生产资源、降低成本费用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绿色生态原则。绝不以污染生态环境和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发展烟叶。倡导“绿色防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开展地膜回收;理顺“种烟能稳粮”“抓烟能促粮”协同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三、目标任务(一)规模总量按“五年两步走”计划,推进全市烟叶产业规模化发展。第一步:2023年至2025年,全市烟叶产业规模稳定至2个基地单元,烟叶产量10万担(芷江4.5万担,靖州3.5万担,新晃2万担),建成“万担乡”7个(芷江4个、靖州2个、新晃1个)、“千亩村”17个(芷江12个、靖州3个、新晃2个)。稳定种植主体900户以上,户均规模45亩以上;发展新型主体300户左右,户均规模不少于70亩,种植占比不少于50%。第二步:2026年至2027年,全市烟叶产业规模继续壮大至3个基地单元,烟叶产量15万担(芷江7万担、靖州5万担、新晃3万担),建成“万担乡”10个(芷江5个、靖州3个、新晃2个)、“千亩村”25个(芷江14个、靖州8个、新晃3个)。稳定种植主体1200户左右,户均规模50亩以上;发展新型主体415户左右,户均规模100亩左右,种植占比不少于60%。(二)烟叶质量大力发展武陵秦巴烟区醇甜香型山地特色烟叶,持续开展高端卷烟原料定制化开发研究,力争工业需求方由1家增至2家以上,烟叶订单量由4万担增至15万担以上,实现供销平衡。利用近3年时间,将全市上等烟比例提高至70%以上,中部上等烟比例提高至45%以上,上等烟比例和中部上等烟比例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收购均价(含补贴)达到17元/斤以上,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达到80%以上,工业需求结构满足率达到95%以上,备货交接等级纯度达到80%以上,实现优质优价。(三)烟基投入按“五年两阶段”步骤,持续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和高效率烟基投入。第一阶段:2023年至2025年,基本烟田规模和烟基配套设施满足全市10万担的烤烟产能,其中划定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区8.4万亩,核心烟田占比达到60%以上,完成高标准烟田建设3100亩;投入烟基项目3377个,投入资金1.33亿元,含新建烤房1112座,改造升级烤房590座,配套烟夹1550套,新增标准育苗大棚10个,新增分级工场10个,拟采购农机105台套。第二阶段:2026年至2027年,基本烟田规模和烟基配套设施在“十四五”的基础上持续扩充,满足全市15万担的烤烟产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