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议案惠卓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解决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蒲城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以村集体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龙头带产业,去年农业产值达到84.32亿元、同比增长7.2%,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13848元、同比增长7.6%,建成各具特色现代农业园64个、高标准农田55.56万亩,“蒲城酥梨”品牌价值30.09亿元,同时食品工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2家,国维淀粉、浩鼎乳液在蒲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有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的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在发展规模、发展水平上仍有较大差距。农业优势产业作用不明显,农业领军企业不多,现代农业综合实力体现乏力,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滞后;产业链条偏短,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处于滞后状态,由此所支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远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市场、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相当数量的企业与农户处于不稳定、不规范的联接状态;现行的金融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不匹配因素,融资途径狭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如设施园艺、养殖园区产业,银行贷款一般短期为多,在需要资金的关键节点上,金融支持力度不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建议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推行“农业倍增计划”与“工业倍增计划”两条腿走路,以实施“链长制”为抓手,以农业现代化产业园为平台,以村集体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规模化程度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纽带,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带动更多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大循环,为乡村全面振兴打牢基础。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经营机制活、带动能力强、亩均效益高的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市场潜力大的企业重点提高农产品加工装备和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引导扶持涉农企业提高技术工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品牌,促进区域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合,打造田园休憩健身的场所和农业深层次开发的样板,从而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从蒲城“十四五”规划来说,将依托食品工业工业园,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上下游主体有效衔接的农业产业联合体,全面推行“三品一标”,全力提升“蒲城酥梨”“蒲城西甜瓜”品牌效益,力争打造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地。二是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切实利用好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瞄准国内外产业化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引进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落户苏州。当前,要围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引进新上一批肉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建设项目。围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出口型企业来我市从事优质农产品采收、包装、储藏、运输、加工等技术的开发,鼓励客商在农产品基地投资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以加工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利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畅通的市场销售网络,建成一批一头连接农户,一头紧贴市场的农业产、加、销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希望市上对蒲城食品工业工业园发展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通过食品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蒲城农业种植、畜牧高质量发展。三是积极探索投融资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项目的统筹,制定合理目标,加大向上争取国家扶持力度;加大现有政策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集中用活各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补助、企业参与、农户自筹的涉农政策性保险体系;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立足乡村优势,吸引民间资本发展乡村经济,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议市上把蒲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