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强化文旅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强化文旅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分析当前形势,部署重点任务,推动我市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我市文旅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53亿元,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市场秩序乱象、安全隐患等问题依然存在,个别负面事件可能对城市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牢安全防线,优化服务供给,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四方面意见。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文旅市场发展新要求做好文旅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当前,我市文旅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快速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警示我们: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秩序是繁荣的基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将规范管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抓实抓细。(一)深刻认识文旅安全工作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指明了根本方向。文旅安全不仅关乎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到城市形象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文旅行业安全事故中人员密集场所占比超过70%,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连锁性特征。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生产贯穿于文旅产业链各环节,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要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特别要强化A级景区、星级饭店、文保单位等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完善设施设备定期检测、客流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机制,形成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制度保障、技术支撑、人员培训多维发力,确保安全防线牢不可破。(二)精准研判当前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市文旅市场主要存在三方面顽疾:一是市场秩序乱象屡禁不止。部分经营者通过“不合理低价游”招徕客源,擅自变更行程、强迫购物、虚假宣传等行为时有发生,2024年全市查处违规案件472起。二是服务质量短板依然突出。导游执业不规范、设施维护不到位、投诉处理不及时等问题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三是新型业态监管存在盲区。剧本杀、电竞酒店、直播带货等新兴领域缺乏系统管理规范。这些问题暴露出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执法协同有待加强等深层次矛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要严厉打击显性违规行为,更要通过制度建设铲除滋生乱象的土壤。(三)科学确立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解决当前矛盾需把握三个关键原则:一是坚持公益属性优先。历史街区、博物馆等公共资源必须保障公益功能,杜绝过度商业化。二是坚持法治化治理。严格执行《旅游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等法规,确保所有监管行为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避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通过动态监测游客满意度、定期发布旅游产品参考价、建立信用红黑名单等举措,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尤其要注重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精准监管,推动管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二、聚焦市场秩序,全力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规范文旅市场秩序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的核心环节。当前阶段,必须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破解监管难题,重点在信用体系建设、执法效能提升、权益保障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生态。(一)健全信用监管全链条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信用监管正是法治化治理的重要实践。要全面落实《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构建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一是完善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文旅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高风险主体提高抽查频次和比例。二是强化联合惩戒措施。对严重失信主体依法限制参与政府采购、资质申请等经营活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效应。三是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