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卫生院十八项核心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频次:1—2次/周,随危重疑难病人数酌情增加。参加人员:主治医师、总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实习医师、责任护士及相关人员查房内容:1、解决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断治疗问题,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的诊疗计划;2、审定重大手术、特殊检查及新的诊疗方法,主持全科会诊。3、抽查病历、医嘱、护理记录,不断提高医疗水平。4、利用典型、特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提高教学水平。5、听取医、护对医疗护理工作及管理的意见,解决问题。主治医师查房:频次:1次/日,危重病人随时巡视检查、重点查房。参加人员:主治、总住院、住院、进修实习医师、护士长查房内容:1、对所分管病组系统查房,了解病情,确定诊疗方案及手术方式,疗效评定。2、危重病人随时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下级医师邀请应随喊随到,必要时晚查房。组织新住院病例讨论。诊断不明或效果不好的病例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3、疑难危重病例或特殊病例入院,及时上报科主任并请上级医师查房。4、检查病历及各诊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签发会诊、特殊检查申请单,审查特殊药品处方及病历首页并签字。6、决定病人的出院、转科、转院问题。特殊情况需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7、听取医护人员及患者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住院医师查房:频次:分管病人≥2次/日,上、下班前各巡视一次,特殊病例晚查房一次,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增加巡视次数。危重、疑难、特殊病例和新入院病例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查房内容:1、及时修改实习医师书写医疗文书,审查和签发实习医师处方、会诊申请单等医疗文件。2、向实习医师讲授诊断要点、体检方法、治疗原则、疗效判定、诊疗操作要点、手术步骤、分析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3、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及病人饮食、睡眠、精神状态。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4、作好上级医师查房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好病人辅助检查资料。查房时报告病历,病情变化等并谈自己对诊疗意见和主要请上级解答的疑难问题。并详细、准确记录上级医师对诊疗的指导意见,及时执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目的: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各级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讨论对象:疑难病例、入院一周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病例。主持人: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参加人员:本科(组)医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职能部门、医院领导。进修、实习的其他医务人员也应参加讨论会。主管医师职责:准备工作:整理完善有关材料,书写病历摘要,准备发言;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病例讨论记录内容: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会诊制度会诊制度包括:1急诊会诊制度,2科内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