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节的乡村振兴案例的体会1988年至今,毕节试验区已走过了34年的发展历程。从前,“贫困”的标签就贴在毕节的脸上,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成为中国西部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其知名度也从“贵州毕节试验区”上升到“中国毕节试验区”。毕节通过“大党建统领大扶贫”,把党支部建到村民小组上,把党支部建到产业链上,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把多种经济形式的经营者组织在新时代的统一战线里,打造县、乡、村三级联办的合作社经济,让村里的产品,走出乡镇,走出县市,走向全国。让毕节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正是在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基础上,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进一步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乡镇干部作为巩固脱贫成效衔接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使命。一是要承担乡村振兴的工作职责。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今天,农村经济要快速发展,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拉低贫富差距标准线,农村基层干部所面临的工作问题和任务也变得更为复杂、更加艰巨。作为扎根在乡镇的基层干部,我们不仅要有为民服务的坚决信念和坚定毅力,还要拥有突出的业务工作能力,在面对问题时,要有迎难而上的毅力;在面对危机时,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气;在面对失误时,要有承担责任的底气。基层干部只有勇于承担乡村振兴的责任,充分发挥“领路人”作用,恪尽职守的做好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工作,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才能有序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的良性发展。二是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基层干部要有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信心和勇气,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方向,乡村的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很多干部不能在基层的锻炼中坚持下去,那我们就在充满困难挑战的工作形势中无法破局、无法推进,同时也拒绝了自我成长。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结合挂村工作,利用自身岗位优势,找短板、整资源、出方案,谋出路,以创新为首要,充分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本地特色产业。要时刻坚定思想信念,常怀一颗赤子之心,为了农村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构建乡村振兴蓝图而努力。三是要树立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思想。基层干部大多数出自于农村,都有着对家乡那种不舍的记忆和浓郁的乡愁,要真正的把自己融入工作和群众,与农村的发展建设共进退,与群众搭建起一种真挚地感情,带着热爱土地的情怀,怀着扎根农村为民服务的信仰,把自己的青春撒扬在需要的土地。农村是一片广阔的潜力无穷的舞台,是广大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大展拳脚的舞台。愿我们每位基层干部都能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决策部署中找到属于自我的价值和国家命运转变的有机结合点,并为之奉献青春、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