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五维目标体系与实现路径〔摘要〕怎样把握好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确立什么样的改革基本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实现路径,是事关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首要问题。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任务目标体系。实现这些基本目标,关键在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关键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五维目标体系;实现路径;聚焦聚神聚力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的重要举措,既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又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既明确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工作重点,又指明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对于推进和落实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一、坚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目标体系,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关系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领域改什么、如何改、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怎样确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目标体系,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紧围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审议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时,首先明确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的原则,強调指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把握好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紧紧围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定性定位和现实需要来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所承载的任务和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任务目标体系。一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应充分体现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始终朝着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改革和深化。党的十八大提出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十八大确立的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提出来的,是管总的,管长远的。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任何时侯都不能偏离这个总目标。所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再一次强调,必须把握好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应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方向和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整体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总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3〕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体系的领导力量,党内政治生活状态对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决定了党自身的制度化水平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内在基础。因此,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指引,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升全党制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在党内制度与国家法律关系上,坚持党内制度与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始终坚持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