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提纲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抓好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安全生产保卫战。一、擎画绿色发展蓝图,筑牢生态文明根基总书记深刻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绿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强化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聚焦空气质量提升,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工程,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和扬尘精细化管控。围绕水环境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持续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维监管,切实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针对土壤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风险评估,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管控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二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目标,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能耗空间。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地、生态敏感区监管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二)完善体制机制,压实环境保护责任。一是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二是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落实企业污染治理、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责任。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信用记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推动企业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完善公众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环境治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三)提升监管能力,强化环境执法效能。一是构建智慧环保监管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覆盖全市、互联互通、高效运行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的感知、预警、分析和决策能力。推动环境监管智能化、精准化,提高非现场执法能力。二是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依法严惩重罚环境违法行为。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环境犯罪。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执法行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建立健全环境风险源评估和隐患排查制度,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提升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危险废物、核与辐射等的全过程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