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代表:受镇人民政府委托,现将XX镇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贯彻执行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治保障,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坚持依法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领导体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制定《XX镇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镇村两级责任体系,镇政府与各村(社区)签订乡村振兴目标责任书,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村级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各包村干部定期深入联系村指导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月调度、季总结、年考核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乡村振兴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全过程管理。(二)深入学习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一是抓好学习培训。将乡村振兴促进法纳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学习法律条文。举办乡村振兴促进法专题培训班3期,培训镇村干部xxx余人次,提升依法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二是广泛宣传普及。利用村民大会、农民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深入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制作宣传展板xx块,发放宣传资料xxxx余份,在全镇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是注重示范引领。选树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各村参观学习先进村发展经验,激发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主要工作成效(一)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认真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定,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x.x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9200吨,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特色种植业xxxx亩,其中优质水稻xxxx亩、蔬菜大棚xxx亩、经果林xxxx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场x个,年出栏生猪x.x万头、肉牛800头、家禽x万只。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全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xx家、家庭农场xx家、种植大户xx户,土地流转面积达到xxxx亩,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家,带动农户xxxx余户。三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达到x万吨。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x个,年接待游客x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xx万元。电商服务站点覆盖xx个村,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xxx万元。(二)人才支撑得到新加强。深入实施人才兴农战略,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一是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8期,培训农民xxx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xx户,农村实用人才xxx人。选派x名村干部参加县级以上培训,提升村级组织带头人素质能力。二是人才引进工作取得进展。引进农业技术人才x名,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x名大学毕业生回乡发展电商和特色养殖。建立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是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x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x项,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xx%。(三)文化建设呈现新气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xx个,农家书屋xx个,文体活动广场x个。配备文化活动器材120套,藏书x.x万册,基本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二是文明乡风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评选文明家庭xxx户、道德模范xx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陋习,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三是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加大。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