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从理论、历史、现实和实践等多个维度对“两个确立”这一重大政治命题进行解读阐释,有利于促进我们准确把握“两个确立”的本质内涵,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一、从理论维度认识和把握“两个确立”从理论维度认识和把握“两个确立”,就要深刻领悟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关于“两个确立”中坚强的领导核心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都在历史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同时,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特殊作用,特别是伟大人物、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历史人物往往更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代表人民意愿,对历史发展起加速作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历史人物首先发现并提出来,历史人物一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更强烈、更主动,能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伟大人物。正如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同时,无产阶级必须有自己的领袖。”列宁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领袖权威。(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关于“两个确立”中确立科学理论指导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科学的理论,引导他们前进的观点。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出:“我们党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回顾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以来,仁人志士积极探寻救亡图存道路,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才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理论品质,科学理论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三)党的领袖与党的理论创新的关系问题党的领袖是党领导人民在进行伟大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党的领袖不但要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在实践中起掌舵领航的作用,而且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要起决定性作用。党的领导核心的确立与党的创新理论是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中说:“要始终成为无产阶级领袖,就必须一身兼具理论力量实际组织经验,而列宁却成功地把实践家同理论家集于一身。”从马克思到列宁,从毛泽东到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