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筹备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部署要求,对我市换届筹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村(社区)“两委”换届,是全市城乡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巩固,事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换届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换届工作的战略意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社区)“两委”作为党和国家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这次换届,是在我们开启新征程、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的,选出的新一届“两委”班子,肩负着带领广大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历史重任。班子强不强、队伍优不优,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政策能否落地生根,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对党的信任。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换届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各镇(街道)党(工)委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换届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换届工作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完成。二、坚持问题导向,抓实抓细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换届选举能否成功,前期准备工作是关键。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换届选举启动之前。(一)要把风险隐患摸排化解做在前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我市近年来持续深化基层巡察,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的优良传统,组织力量对所有村(社区)进行一次“地毯式”的分析研判。要重点围绕班子运行、财务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宗族势力干扰、涉黑涉恶等潜在风险点,逐一过筛子、建台账。根据我们的初步摸排,截至7月上旬,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隐患xxx余宗,其中涉及财务、土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占比较高。对这些问题,必须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化解,确保不把矛盾带到换届中、不让隐患在选举时引爆。目前,在各镇街的努力下,矛盾化解率已达到xx%以上,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持续攻坚。(二)要把离任审计和财务清理做在前面。钱袋子、账本子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焦点。市审计局、民政局要会同各镇(街道),对所有村(社区)开展全覆盖的财务审计,特别是对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工程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资金落实等重点领域,要深查细究,给群众一个“明白账”,给干部一个“清白身”。审计结果要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为新老班子顺利交接扫清障碍。(三)要把选举纪律和监督问责做在前面。换届选举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群众的信任和基层政权的稳固,必须以铁的纪律护航选举全过程。要提前划定纪律红线,印发《村(社区)换届选举纪律手册》,明确“十个严禁”“十个不准”等刚性要求,通过镇村大会、公告公示、入户告知等方式,让每一名参选人员、工作人员都清楚纪律“高压线”碰不得。要组建市县镇村四级监督专班,整合纪检监察、组织、民政等部门力量,对选举提名、候选人公示、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开展全程蹲点监督,重点排查拉票贿选、宗族操控、虚假承诺等违规行为。同时,要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渠道,对收到的线索实行“专人核查、限时办结、结果反馈”机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对顶风违纪的,不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倒查相关领导的监管责任,以严肃问责倒逼纪律执行,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换届选举的公平公正,筑牢基层民主政治的根基。三、严把标准关口,选优配强基层骨干队伍换届的核心是选人,选对一人、造福一方,选错一人、贻害一片。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人选出来。(一)要严明资格条件,坚决守住“底线”。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和省委...